• 最美家风故事(59)|杨睿:耕读传家

    我的故乡是渭北旱塬上一座平凡而美丽的小村庄,我们祖祖辈辈在那里生活。故乡的老屋是一个深深的院子,有前院、中院和后院,有那窑和巷窑,还有院里那棵红枣树和爷爷养的那头老黄牛。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生活普遍贫困,我们村更是苦不堪言,因地处山峁,极度缺水,每天的人畜生活用水都是靠人力从山沟里挑回来,姑姑曾忆她幼时和爷爷一起挑水的苦日子,说那时就发誓...

  • 最美家风故事(58)|乔丽:孝老爱亲树家风 吃苦耐劳立家业

    在我的人生中,父亲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不,准确地说,父亲对我们兄弟姐妹5人以及下一代的影响都非常大!这种影响正是父亲倡导的优良家风家训。父亲10岁时不幸丧父,同年因家境贫寒被迫辍学。因此,父亲并没有多少文化知识,而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但一直以来,父亲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我们,教导着我们。孝老爱亲是父亲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小时候,父亲总跟我们...

  • 最美家风故事(57)|张磊: 我的家风之核心——耕读传家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良好的家风家教是立家之本。诸葛亮《诫子书》《傅雷家书》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著名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终身的财富。我的家风是什么,...

  • 最美家风故事(56)|张庚元:心中的明灯

    我的母亲1933年农历二月生于长安王莽的疙瘩村,她4岁失去生母,由我的外祖父和她的继母把她拉扯大。1949年解放以后,母亲在本村和附近的孟家村小学读过4年书。1953年她与我的父亲结婚,1955年生下我的姐姐,是他们第一个孩子。那一段时间,应该是母亲最幸福的时光吧。1956年,母亲加入农业合作社,开始了她逆来顺受、多苦多难的命运。母亲每天既要从事繁重的体力...

  • 最美家风故事(55)|李英:我的家风故事

    六十多年前,交通大学从繁华的大都市上海西迁古长安,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页。“西迁精神”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评价和赞扬。我是一名交大人的子女,从小我就听父母讲述交大的西迁,我的家风故事同样与交大西迁有着联系。小时候的我有许多关于西安交大的疑问:为什么我们住的楼房叫西班牙房?为什么交大食堂的狮子头、桂花糖藕、四喜烤麸...

  • 最美家风故事(54)|薛阿静:守望家风 传承家魂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家风建设多次强调的一句话。当我从为人子女,到结婚生子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更能深切地领悟到这句话的内涵,也深深体会到好的家风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指向标和营养剂。我出生在七十年代的关中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幸运的是他们读过书有初中文化。相比当时识字不多的农村人,他们能通过...

  • 最美家风故事(53)|李阳双旭:传承好家风 弘扬中华美德

    家风是什么?家风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传递与感染;家风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训戒与教诲;家风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清白与淡然。家风是灯塔亦是船帆,指引着方向也不断在前进;家风是戒尺也是爱抚,鞭策着行为也抚慰着心灵。家风是长辈的威与爱,家风是游子的情与根,家风是立世的基与石,家风是传承的神与魂。古语有云:一室之不...

  • 最美家风故事(52)|倪楠:最珍贵的礼物——我的家风故事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价值追求与传承,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与社会风气的源头。对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它影响着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习近平总书记说:“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我的家风亦是如此,它没有什么妙言要道、名言警句,只有祖辈们的行为传承。祖辈们把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品格刻在骨子里,化在行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成为我生命中最珍...

  • 最美家风故事(51)|苏静:我的家风故事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一个国家由千万个小家组成,千万个小家由每个人组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更是亲情维系、道德养成、价值观念传承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家风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是最无痕的教育。纵观历史,回顾无数曾辉煌一时的家庭,其家风各有千秋,有不少可以称之为传世经典: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

  • 最美家风故事(50)|董雯:知恩图报 心怀感恩

    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传承至今,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只是因家庭背景、文化差异而有不同表现形式,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

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中共西安市纪委 西安市监察委员会 陕ICP备12008177号-2

技术支持:西安市委信息网络中心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