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风故事(55)|李英:我的家风故事

来源: 市文联           时间:2021-12-20 09:37

六十多年前,交通大学从繁华的大都市上海西迁古长安,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页。“西迁精神”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评价和赞扬。我是一名交大人的子女,从小我就听父母讲述交大的西迁,我的家风故事同样与交大西迁有着联系。

小时候的我有许多关于西安交大的疑问:为什么我们住的楼房叫西班牙房?为什么交大食堂的狮子头、桂花糖藕、四喜烤麸跟家里平时吃的饭菜种类有天壤之别?为什么邻居讲话的口音跟我们截然不同等等,父亲会耐心地告诉我,西安交大是从上海搬迁过来的,当年很多老师、教工也坐火车从上海来到西安,他们是南方人,吃的是南方饭、说的是南方话......从父亲的话语中,我了解到举家搬迁而来的很多人都是解放前留洋归来的博士,他们放弃了上海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甘愿搬到当时还很荒凉的西安......这些描述让年幼的我一下迸发出了更多的问题,南方到底是哪里?上海到底有多繁华?西安离上海遥远吗?父亲没有一一回答我的提问,只告诉我一句话:“他们是为了建设大西北而来,他们值得尊重、值得学习!”父亲郑重的表情和听上去严肃的话语,总是令我肃然起敬。

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父亲任职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强度国家211重点实验室,在著名金属材料学专家周惠久院士的带领下,潜心研究、默默耕耘。做起实验来,他会跟同事昼夜换班,坚守在实验设备前,伴随着设备发出的巨大轰鸣,他们全程进行认真观察,精确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严谨分析和研究,为日后该项材料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父亲当年学习的是俄文,而进口的大型实验设备几乎都是英文说明,为了能尽快掌握实验设备,年幼的我总能看见夜晚台灯下的父亲自学英文翻译厚厚的设备说明……每当母亲劝父亲注意不要太过劳累的时候,父亲都会提起这些西迁的人们,他总是说自己能跟西迁的教授们共同见证国家现代材料科学的高速发展、能参与实验做出贡献真的是荣幸啊!那个时候,我觉得我的父亲和西迁的交大人一样,认真负责,庄重细致,这或许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交大15位西迁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父亲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又感慨地说道:“国家没有忘记......”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去了交大西迁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健在的14位西迁老教授,并说,“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勉励师生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那一年,我的侄子恰好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安交通大学工科实验班录取,我的父亲高兴之余鼓励孙子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交大学子,要以实际行动继承发扬好西迁精神。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十六字“西迁精神”让我们明白,老一辈交大人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有些人放弃上海乃至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为了祖国大西北的建设和发展,义无反顾地扎根黄土地,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迁校使命,从此彻底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西迁精神”所体现的正是这种家国情怀!

作为听着西迁故事长大的我来说,做好新时代西迁精神的新传人是非常必要的。我的父亲在工作中一直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父亲的以身作则让我的切身体会更加强烈--我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遵照父亲的教诲,勤奋敬业、作风正派、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因工作成绩突出,我先后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西安市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西安市先进会计工作者”“西安最美女性”等荣誉称号;在历年的目标考评中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每当我赢得荣誉回家告诉父母时,父亲总是默默地笑着点头,好像很满意他从小的培养成果,同时又语重心长地提醒我谦虚谨慎,珍惜荣誉,继续保持。

放心吧父亲,您的女儿是一名共产党员,学习并践行“西迁精神”是我光荣而又神圣的义务,我将以实际行动继承发扬“西迁精神”,始终做到胸怀大局、心有大爱、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事业中,立足本职工作为西安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市文联   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