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风故事(28)|卢立果:我的家风故事

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1-11-23 09:43

去年搬家整理时,在放金银首饰的抽屉最下面,我看到一本黑色的笔记本,我知道这是爷爷送给我的。打开它,在本子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段话:果果参加工作时,思绪万千。观人生风云,成功之道,顿生做人、做事勉励之语:博学,远虑,善处,慎行,敬业,人生辉煌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实践程度来铸造,卢盈仓,2005年中秋节。这个笔记本我虽然视若珍宝地珍藏着,但是却许久没有打开过。回想应该在2005年爷爷刚送给我的时候,那时年少轻狂、不喜长辈教育的我,言不由衷地表示过爷爷好厉害之类的话语,却不曾真正放在心间。爷爷2008年去世后,这个本子我就一直珍藏于此。十几年后,当这些话语重新映入我眼帘后,却让我泪沾满襟,思绪万千、懊悔不已!

博学,远虑善处,慎行,敬业。这每一个词语,字字玑珠,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我完全做到了吗?我实现了爷爷的期望了吗?这些话语和期望不但适用于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我,对于工作已有16年的我,依然适用,仍然是指引人生方向的一颗颗明星、一面面明镜!

爷爷是独子,少年丧母,当时爷爷的父亲不过四十不惑的年龄,在外经商,家境尚可,但是不希望爷爷和自己曾经一样经受继母的苦楚,坚持不续弦,回到村中,抚育培养爷爷长大。我听爷爷讲过他高中求学过程中,冬夜回家遇见狼的惊险;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考入西北政法大学,过年后带白馍去学校换黑馍买书的辛酸;知道他毕业进了西北局年轻有为在任造福一方,又援藏去亚东县做父母官的经历;看到他因错失机缘工作的不顺心,却淡泊明志,退休后著书怡情的人生智慧。他是我最崇敬的人,也是对于我影响最为深刻之人,他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

记得我初中、高中的每一个假期,都是在爷爷的书柜边度过。《上下五千年》《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菜根谭》《新华文摘》……直到如今,我依然喜欢读书、喜欢历史,在我浮躁时、困惑时、痛苦时、迷茫时,书籍总会给我力量。在我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时,在书籍的世界和历史的长河中,我会瞬间豁然开朗、心境大开。在工作中,身体力行,做实做细,力争事事都有着落,事事力求完美,从业务科室到办公室,从纪检监察员到可以不再惧怕、担负起科室的工作重担,我在一步步蜕变、成长。“博学,远虑,善处,慎行,敬业”,我做的相对好的一个就是敬业了吧。虽然在人海中我依旧是普通、平凡,并没有取得辉煌、不凡的成就,但是却得到了周围同事和每一任领导的认可,年度考核多年被同事和领导评为优秀,也得到了不少荣誉和称赞。从当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如今为人母,我常常给孩子说起我的爷爷,爷爷离开我们时不过七十岁,我多么希望他仍然陪伴着、引导着我们,看到我和弟弟分别成家、生子,用他的人生智慧和魅力来影响这些孩子们。爷爷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我觉得他的精神一直在,他留给我们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会积极面对人生任何的挫折和困难,引导孩子们多读书,让他们喜欢上读书,在书的世界中体味多种人生,了解过去和未来,感受一种真正的宁静。这些都是爷爷赠予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说爷爷给我的是形而上的人生哲理,那么奶奶给我的就是细碎而真切的叮嘱。奶奶不曾上过学,读过书,爷爷高中时他们就成婚了。即使如此,奶奶在生活中积攒的人生智慧让我们小辈时时惊叹,就连爷爷也不时感叹,你奶奶要是当年读了书,那可了不得!奶奶不像爷爷那样慈爱,好说话,在我的心目中,她是严厉的。小时候,常常因为我或者弟弟进门不给长辈打招呼而斥责我们,所以后来我们都成为懂事有礼貌的孩子。而这些品质在我们的工作、交际和生活中都是大有裨益的。工作后,奶奶对我的叮嘱是不要迟到,好好工作。我生老二即将休完产假,因上班距离太远,大热天中午还要往返,我起了再休一两个月的心思。但是却心有灵犀地接到奶奶的电话,她对我说,要克服困难,孩子重要,工作也重要,你在办公室要起到带头的作用,不要让领导为难。我在心中暗暗称赞奶奶的思想觉悟,也不得不承认奶奶是对的。在这样的家风中,我的爸爸和妈妈都具有无穷正能量。在我懒散、委屈、愤愤不平时,爸妈会教导我,不要和别人比较,要内观,和自己比,要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要对得住自己良心,对得起党发给自己的薪水,善待自己的单位!在我的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家长比较纵容,日上三竿不起,进门出门不打招呼,工作不求上进,开心就好。这种民主、无为而治的方式也许有它好的一面,但是与我看来,我的孩子,我还是会传承我的家风。人生快乐重要,而责任,能担负,在任何时代更为重要。

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家人、子孙后代的希冀、期盼和祝福,希望后辈胜过前辈,家族兴盛永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国的细胞,每一个家庭、家族兴盛永昌,我们的国家才会有绵延不断的和平稳定、繁荣富强。这也是这些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强调、重视家风的原因吧!(市农业农村局    卢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