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秦岭是中华地理的自然标识之一,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秦岭七十二峪”在今天已是秦岭陕西段的重要代名词,由周灵国、谢伟主编,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秦岭七十二峪》(上中下)图书,列述了秦岭北麓的226条峪道,“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编辑部摘选其中的113条峪道陆续刊发,让大家真正认识秦岭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大秦岭,保护我们的“父亲山”。
马尾峪口 谢伟 摄
马尾峪古称马谷,亦称马峪河,今称马尾河,又称马峪,清末民初的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编制的《历代舆地图》中,称马峪河即古之绥阳小谷,位于宝鸡市陈仓区的秦岭北麓。峪口张家岭村海拔686米,东南距磻溪峪口直线距离约7千米,西距清水峪口直线距离约5.6千米,麟留线(S210)自北向南通向峪内。
马尾河河东属陈仓区,河西属渭滨区,距离渭河5.5千米。民国时期的《宝鸡县志》和其他文字资料称其为“马峪”“马尾峪”。马尾河河名始于西周,因水流河道狭窄,支流较多,岔道也多,形式多尾,所以至今仍称马尾河。《宝鸡县志》还记载:“马峪河在县东南四十里,河旁有石窳[yǔ]如马迹,源出秦岭根,屈曲流七十里,经石门口,又十里经凤皇头入渭。”
马尾河入渭口 谢伟 摄
从陈仓区潘溪镇的潘家湾村南行6千米可到达山门口(兴隆寺),再南行9千米经云台山到达雪山洞,继续南行15千米就到达海拔1860米的秦岭主梁脊,这里地势较为平坦,视野开阔,松树四季常绿,水草丰美,是一处休闲旅游观光的原生态景点,同时这里也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岭脊立有1962年、1968年、1981年三次修筑改线210省道(潘家湾—太白段)公路建设的记事碑,翔实地记录了在秦岭的崇山峻岭中修筑这条公路,使“天堑变通途”的过程以及概况。
马尾河流域有羚牛、熊、野猪、麻羊、梅花鹿、香獐、锦鸡、刺猪等20多种动物。还有人头七、太白洋参、大叶三七等数十种中药材和100多种秦岭常见野生植物生长。马尾河流域的潘太公路沿途有多处飞流瀑布等自然景观,在流域10千米以下主要有雪山洞、白雀寺、架花山、兴隆寺、九龙山等,在马尾河中游还有云台山、石塔山等人文自然景观,是宝鸡市近郊风景名胜区。
(摘选自《秦岭七十二峪》(上册)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