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擎牢国之大者 秦岭生物多样性持续跃升

来源: 西安网           时间:2025-06-26 09:56

 秦岭是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也是西安人的生态屏障和精神依托。为了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护好我们的生态家园。我市坚持全面监管保护秦岭生态植被。经过多年的涵养育植,栖息在这里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及生存范围逐步扩大。目前全市野生鸟类跃升至467种、秦岭中孕育出各类种子植物3800多种,脊椎动物580多种,关键物种遇见率翻倍增长,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蒋宁安和程秀勤夫妻俩是西安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的志愿者。蒋宁安说,西安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成立8年来,每年都会进行20多场鸟类调查。2023年,协会基于200多次的调查数据,得出我市野生鸟类种类达22目75科456种。

 鸟类的种类在增长,秦岭中各类野生动物数量以及活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分析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发现,上一年度监测共收集有效动物视频及照片共三万多份,拍摄到野生动物26种。斑羚的遇见率从两百多次每年增加到近千次每年;林麝遇见率也从143次每年增加到200多次每年;以小麂、斑羚为食的金钱豹在各保护区各保护站均有拍摄,表明这里的食物链越来越完整。

 随着科研的深入,秦岭薤、荞麦叶大百合等野生植物种类和分布区域也有新发现。2022年,西北大学首次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荞麦叶大百合在秦岭的新分布区,2023年,林场调查后又发现了另外两处荞麦叶大百合的分布区域,并对其进行了生存区域进行了封护。

 秦岭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经过多年努力,秦岭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恢复性增长。而在秦岭生态美的背后,是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之以恒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不懈努力。目前西安已构建起“人防、技防、物防、联防”四防联动的“空天地”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通过护林员、无人机、红外相机以及网格员等,实现秦岭区域全覆盖、全天候、立体化管控,同时,加强对山区群众及游客的生态保护宣传,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也保障了生态破坏问题一旦发生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接下来,我市还要将“系统治山、条例护山、规划管山、智慧控山”深度结合,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监管,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秦岭的良好氛围,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让绿水青山成为西安最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