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演唱,我不要一分钱”

来源: 党风与廉政           时间:2024-08-05 15:35

贠恩凤(右一)和群众在一起。(资料照片)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们唱一唱……”在西安市南郊一栋普通的住宅楼里,每天都会飘出悠长而高亢的歌声。

虽已85岁高龄,贠恩凤每天仍坚持练唱。遇到群众邀请她去唱歌,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她从不拒绝。

“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中国金唱片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贠恩凤心里,自己获得的一个个荣誉,都不如群众的满意重要。

“人家叫我去,是看得起我。”贠恩凤说。

在演出生涯中,贠恩凤有着自己的执着——不随流俗,坚持走民族声乐道路,唱激励人们前进的歌;不惧艰辛,隧道之中、矿洞深处,飘荡着她充满深情的歌声;不计报酬,甘做为人民放歌的义务工。

“唱能激励人们前进的歌”

1951年6月的一天,西安市中小学生歌咏比赛在易俗社剧场举行,西北人民广播电台文工团团长余景儒是评委之一。当一段女声独唱传入他耳中时,他睁大了眼睛,如获至宝。

演出结束后,余景儒找到小女孩所在学校的领队老师说:“这个娃我们要了!”

那个小女孩,就是后来成为著名歌唱家的贠恩凤。那时,她12岁。

贠恩凤出生在西安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从懂事起,她就喜欢唱歌。上学后,学校举办文艺演出或歌咏比赛,舞台上总会出现她的身影。

“唱歌能使自己快乐,也能带给别人快乐。”贠恩凤说。

1951年8月,小学毕业的贠恩凤到西北人民广播电台文工团报到,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在文工团里,贠恩凤每天从早忙到晚,除了学习乐理、曲谱、练唱和在电台的广播教歌栏目演唱外,还要参加文化补习学校的学习。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机会,不仅不觉得累,还在白天工作间隙和晚饭后,拿着《中国唱片歌曲选》从头到尾一首接一首地练唱。

通过广播教歌栏目,贠恩凤的歌声随着电波传遍三秦大地,她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宝塔山高延水长,共产党是我们亲爹娘。”1958年秋季,在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中,贠恩凤以一曲信天游唱响大江南北。

“歌坛上要树立一种正气。我要唱能激励人们前进的歌。”贠恩凤说。她一直坚持唱中国民歌,演唱的《绣金匾》《南泥湾》《三十里铺》等歌曲深受群众喜爱。

1985年12月,贠恩凤在北京举行独唱音乐会。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在现场搂着贠恩凤说:“路子正,没有靡靡之音!”

“群众在哪里,我的舞台就在哪里”

在艺术生涯中,贠恩凤最主要的舞台在人民群众中。车间、矿山、田地、军营、隧道……所到之处,她都用自己的歌声带给大家欢乐。

1978年的一天,贠恩凤和丈夫、作曲家孙韶到铜川王石凹煤矿进行慰问演出。当时煤矿作业技术还比较落后,采煤工人坐在铁笼子里上下矿井。贠恩凤强烈要求要到矿井中给一线工人唱歌。

矿井中一片漆黑,矿工帽上的灯是唯一的照明设备。许多掌子面高不到一米,顶上的矿石犬牙交错,贠恩凤和孙韶不时需要趴着或者跪着通行。每当移到稍微平整的地方,她就停下来为矿工们演唱,孙韶用手风琴为她伴奏。

1992年冬天,贠恩凤应邀到华山脚下的黄河机械厂为工人们演出。当天,突然下起大雪,大家劝她改日演出,但她坚持按计划前往。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漫天大雪中,贠恩凤在台上倾情歌唱。台下,是闻讯赶来的上万名群众。

1996年夏天,贠恩凤赶到西康铁路施工现场,顶着烈日为筑路工人演唱。演唱结束后,她得知在秦岭隧道中还有许多工人在施工,便要求进入隧道为工人们演唱。

“隧道正在开掘中,危险!”施工方管理人员劝说。

“我的命是命,工人的命就不是命?我来这儿就是为工人们演唱的。”贠恩凤态度坚决。

最终,贠恩凤头戴安全帽,脚穿高筒胶鞋,踩着泥浆,进入隧道深处。看到工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贠恩凤哽咽落泪。心情平静下来后,她一口气唱了六七首歌。工人们热烈的掌声伴着嘹亮清脆的歌声,在隧道中回响。

2006年,67岁的贠恩凤退休了,但她坚持为人民歌唱,每年参加演出超过60场。只要群众有需求,无论在简陋的舞台还是偏僻的村庄,无论在社区、公园还是学校、医院,她都要赶过去。

2014年7月的一天,贠恩凤到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狄寨村参加演出。夏收刚结束,村民们正忙着在田里抢种。预定演出的时间到了,村民们还没从田里回来。贠恩凤说:“我等乡亲们忙完吃过饭后再演出。”

演出开始时,已经到了晚上9点多。村干部张罗着挂灯为舞台照明。村民在台下喊:“贠恩凤!贠恩凤!”贠恩凤说:“不要灯了。”

银铃般的歌声在夜色中飘荡。

从艺70多年来,贠恩凤演出超过6000场,其中绝大部分献给了基层群众。

“群众在哪里,我的舞台就在哪里。”贠恩凤说。

“我要把好家风保持住、传下去”

1997年5月的一天,蒲白矿务局。在演出现场,贠恩凤对观众说:“你们一定想知道,我这次演出要收多少钱呢?”

观众立即静下来。

“为群众演唱,我不要一分钱。”贠恩凤说。

台下掌声雷鸣。

贠恩凤说:“是党和人民的培育,才让我有了今天,我心甘情愿做一名为人民放歌的义务工。”

贠恩凤经常唱《白毛女》。同事们都叫她“杨白劳”,因为她总是没有收入“白劳动”。

“贠老师,您把市场搞乱了。”有同行抱怨。

“你们不要管我,你们该咋就咋。”贠恩凤说。

一次,贠恩凤应邀参加教师节演出。父亲叮嘱她:“给教师演出,可不能要钱。”她回答说:“您放心,无论在哪里演出,我都不会要钱。”

在青海参加西部歌会,工作人员按规定付给贠恩凤演出费用,贠恩凤坚决不收。“您不收钱,我怎么向领导交代?”工作人员急了。“收了钱,我怎么向群众交代?”贠恩凤说。

贠恩凤抚养3个孩子,赡养2位老人,全靠她和丈夫的工资。1986年,儿子结婚,她和丈夫只能拿出500元。省上为艺术家们建了大一点的房子,贠恩凤因拿不出费用,只好放弃。

贠恩凤生活节俭。她把一件自己织的红毛衣穿了20多年,缝缝补补,演出时依然穿着。

在家庭教育中,贠恩凤坚信:“身教”远远重于“言传”,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讲的多不如以实际行动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从我的爷爷到我的父亲,都一直坚持勤俭持家。我要把好家风保持住、传下去。”贠恩凤说。

贠恩凤的儿子孙聪说:“母亲用她的勤俭,为我做了好榜样。从她的身上,我学到了艰苦朴素的作风;学到了她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不计个人得失为人民歌唱的勇气和精神。”

“我不富裕,但我觉得非常幸福。群众称我是‘人民歌唱家’‘和我们心连心的演员’,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光荣、最大的收获。”贠恩凤说。

2024年5月17日,歌手孙浩到西安看望贠恩凤。孙浩拉着贠恩凤的手说:“您是‘人民歌唱家’,大家都说我是您的儿子。”

贠恩凤说:“那咱就一起给群众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