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的“尚德街坊”内,民乐社区的党阿姨正为居民更换牛仔裤的松紧带。一旁的剪裁台上,还堆放着 10 多件等待修补的衣物。
这是新城区推动作风建设中的一个场景。
曾经,街巷中各种商贩、修理工的吆喝声时常响起,街头巷尾的修理摊随处可见。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小修小补”摊点越来越少。
“求告知,哪儿有修空调的?”
“谁知道修家电的师傅哪儿能找到?”
…………
不少人在微信朋友圈和社区群里发出这样的提问。
“基层治理是门大学问,细微处的落笔,蕴含着保障民生的大智慧。”新城区纪委常委彭海东说。
在一次监督走访过程中,西一路街道纪工委负责人了解到西一路街道老旧小区较多且物业服务不完善,居民普遍存在各类维修难题,切身感受到“小修小补”是居民生活的刚需。随即,西一路街道纪工委联系街道办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开展座谈,大家共话“小修小补”连起的“大民生”。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民生小事映射出社会温度,抓作风建设,就是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很多人并不会直接丢弃损坏的物件,而是想着修补之后再使用。这样的民生刚需如何解决?”座谈后,街道纪工委同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起深入西一路街道的各个社区,对群众“小修小补”的需求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破解这类治理主体单一、服务供给不足难题,西一路街道始终坚持街区共治、多元参与(区域化党建)理念,通过建机制、搭平台、立项目,引导政府职能部门、群团组织、驻地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从“事不关己”向共建共治共享转变。
开展共建后,一支由街道驻地单位后勤人员组成的“乐修匠”服务队诞生了。服务队囊括了开锁、配钥匙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服务,实行平台化管理,线上下单后,提供上门服务,并将相关信息在居民小区网格微信群进行推送,方便居民就近选择。西一路街道还为街头巷尾的摊点挂上了统一设计的“尚德街坊”老手艺人服务牌。
“居民有维修需求,可以拨打电话或在社区登记,我们接单后会就近分派‘乐修匠’的师傅上门维修。对辖区普通住户,维修收费比市场价便宜30%,对生活困难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家庭则提供免费服务。”西一路街道办工作人员介绍。
85岁的西一路街道兴乐社区居民张玉莲是一位独居老人,家里厨房的换气扇已使用多年,无法正常运行。得知情况后,“乐修匠”高松拿上工具箱,上门为老人更换了换气扇,使厨房干净整洁了不少。
“小伙子很快就装好了,不但没收钱,还顺手帮我理顺了线路,清理了厨房,真的很感谢他。”在“乐修匠”的帮助下,张玉莲家的厨房也换了“新面貌”。
据了解,“乐修匠”服务队成立至今共有98名师傅入驻平台,为8家企事业单位和261个小区提供维修服务,累计完成维修订单13000个,成为一支有着强大专业力量的为民服务队伍。同时,西一路街道逐步把“乐修匠”的经验方法运用到基层治理各个领域,“乐做匠人、为民善修”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
作风正,人心齐,事业兴。新城区纪委监委通过创新治理方式,推动党员干部作风实实在在转变,让群众需求与干部作风兼得、让现代气派和市井气息共存。
“今年以来,我们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工作,打造具有部门特征、行业特性、层级特点的‘清廉教育’‘政务服务’‘执法司法’‘基层治理’4张新风名片,推动形成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彭海东说。(作者 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