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 告别“万能章”回归服务本位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5-09-23 09:18

 近日,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纪检监察干部走访吴店镇吕庄村,了解“万能章”整治成效。吕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吕卫民表示:“现在村里再也不用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等证明事项了,我们村干部也有了更多精力走访群众,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万能章”是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一些部门单位要求群众找村(社区)开具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给群众带来不便,给基层增加了负担。

 此前,菏泽市纪委监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到吕庄村走访,吕卫民反映周边的家具厂等单位招聘,都让求职者带上一份村里出具的证明,包括无犯罪记录、处于失业状态、身体是否健康等,给村干部带来负担,影响了为群众开展农耕服务。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菏泽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成立调研组,通过一线走访、发布突出问题线索征集公告、与村干部座谈、查阅用章登记簿等形式,深入了解村级组织出具证明情况。

 在走访调研中,调研组发现除了吕庄村外,还有不少村(社区)干部反映受到“万能章”困扰。

 小小的公章,似乎成了“万事皆可证明”的工具,从亲属关系证明到意外伤害证明,各种各样的证明事项让村干部应接不暇,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鄄城县旧城镇西刘楼村党支部书记刘新禄说:“很多群众并不了解证明事项是否应由村里出具,但不出具证明村民就办不了事。有些情况村里也没有能力核实,村干部常常陷入盖章也不是、不盖也不是的两难境地。”

 菏泽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三纪检监察组与市委社会工作部进行联合研判,对照中央和省里出台的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有关意见要求,指导相关部门、各县区结合实际制定《用章办事指南》,明确证明的种类、办理流程和操作规范。该市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通过信息共享方式,取消了原来由村(社区)出具的居民身份信息、婚姻信息、死亡等证明。

 在市纪委监委的推动下,各乡镇(街道)督促村(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明显位置和线上平台公示《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指导目录》《需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具的证明材料清单》,同步安排专人做好解释咨询,方便群众及时获取、查询、办理证明事项。

 为及时发现、解决在落实规范用章措施中存在的问题,菏泽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等部门组成联合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走访6个县区24个村(社区)。通过嵌入式监督检查,切实规范社区用章,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并要求立行立改。同时,联合督导组督促有关县区和镇街围绕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摸排,研究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方案。

“今年以来,我们只给村民开了17份证明,都是职责范围内的证明事项。开具的证明总数比往年同期减少了85%以上。”吕卫民翻着用章登记簿说,“现在村干部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办实事了。”

 吕庄村村干部的足迹遍布全村各个角落,修下水道、划停车位,解决了困扰村民许久的排水难、停车难问题。面对干旱问题,村干部带领群众疏通沟渠1500余米,修缮机井2眼,确保全村耕地得到及时灌溉。

 菏泽市纪委监委督促各县区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万能章”整治“回头看”,巩固整治成果、实现常治长效。该市纪委监委探索村级组织反向测评机制,每季度随机在全市选取20个村级组织,对单位、机构要求出具证明情况开展反向测评,实时掌握最新情况,及时开展靶向纠治。该市纪委监委建立倒查机制,严肃责任追究,对于发现的“万能章”问题,及时核实情况,倒查要求村级组织出具不合理证明的部门责任,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对违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通讯员 李严敏 刘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