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的公信力在于公正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确保制度刚性,防止制度执行疲软,应做到严字当头,全过程监督权力运行,有效阻断各种潜规则对公权力的侵蚀,防止制度空转,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狠抓制度执行成为党中央管党治党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下大气力建制度、立规矩,更要下大气力抓落实、抓执行,坚决纠正随意变通、恶意规避、无视制度等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制度建设要“两手抓”,不仅要抓制度制定,尤其要抓好制度落实。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重要党内法规,使管党治党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与此同时,坚持把党内法规制度执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完善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深入开展党内法规宣传教育等,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切实维护制度刚性、严肃性,为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增强制度执行力是一个长期课题,严格制度执行必须贯穿全面从严治党始终。
严格制度执行,要强化制度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的学习,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吾日三省吾身’,使守纪律成为浸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的自觉修养。”当前,个别领导干部对制度缺乏敬畏之心,把制度束之高阁,认为制度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自己是例外;或者把制度当作“橡皮泥”,随意拿捏,说起制度来头头是道,用起制度来“虚晃一枪”。在极少数地方和部门,一些制度形同虚设;或者在执行制度时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把制度的“硬约束”变成“橡皮筋”。这些现象,对执行制度十分有害,必须坚决加以纠正。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规建设的重要论述,提高政治理论修养;持续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宣传教育,引导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
严格制度执行,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就执行制度而言,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具有重要示范效应。新时代以来,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中央政治局立规矩开始、从制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从中央领导同志做起,产生了强大号召力。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严格制度执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必不可少。作为党员干部中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带头执行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做到落实不马虎,执行不含糊,坚决不越“雷池”、不闯“红灯”。要带头捍卫制度权威,敢抓敢管、动真碰硬,坚决同违反制度、破坏制度的行为作斗争,引领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遵规守纪意识,使制度管党治党、管权治吏成为全党共识。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发扬民主、正确集中,按照党章党规党纪的相关规定履职尽责,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对下级党组织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民主集中制的错误行为及时发现、坚决纠正。
严格制度执行,要强化监督执纪。制度长牙带电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执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法规制度执行强大推动力。”各级党委(党组)要将党内法规执行情况作为督促检查、巡视巡察重要内容,对党内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坚决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常态化监督,对偏离制度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正提醒;畅通监督渠道,搭建反馈平台,完善监督机制,做好明察暗访,发挥群众监督作用,通过上下结合、内外结合,构建严密的监督体系,确保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杨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