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召开

来源: 西安市纪委监委           时间:2023-06-16 12:14

6月15日,西安市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召开全市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工作要求,总结回顾前期工作,查找问题不足,研究改进措施,安排部署合同整改纠错和街(镇)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建设等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全市“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各区县、西咸新区、开发区坚持三级联动,强化工作统筹协调,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统筹抓总效果明显;职能部门思想重视,从专业角度为专项治理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形成分类施策、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紧盯“三资”专项治理关键环节,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以有力监督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专项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做好“三资”治理的责任感、紧迫感,牢固树立省会城市标准,接续奋斗、再接再厉,推动专项治理走深走实,确保走在全省前列。要锚定目标任务,扎实做好“依法依纪完成问题合同整改纠错、推动‘两体系两平台’建设运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要扛牢使命责任,以西安速度、西安经验回馈回应社会关注,回报广大群众期盼。

据了解,西安市坚持“小切口、大纵深”,将“三资”专项治理作为深化政治监督的重要举措,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点面结合”思路,在全市集中开展农村“三资”专项治理。建立“党委统筹谋划、纪委监督推动、农业农村部门具体落实,司法、发改、审计、资源规划等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明确“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构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体系、规范农村集体资源开发利用”3项重点任务,细化监督检查、业务指导、合同审查、财务审计工作责任主体,建立“动员培训、调度推动、专报通报、督导问责、约谈提醒”等工作机制,构建市、区县、镇街、村四级联动工作格局,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收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6.5万余份,审核发现问题合同6.3万余份,建成街(镇)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71个。

各区县、西咸新区、开发区按照专项治理工作标准、时限和任务要求,细化责任、优化措施、强化督导,稳步有序推进专项治理工作落地落实。临潼区反复研究、吃透政策,成立合法性、合理性、合规性和执行情况四个审核小组,合理制定审核计划,将22个街道划分为“老城区”“平原区”和“山区”,按照抽样40%的比例对215个行政村走访调查,通过实地查看、市场调查、询价比对,评估不同区域不同地段的价款区间范围,为合理性审核给出明确整改建议,提供充分依据。阎良区推行合同整改“一张图一张表一次办”(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治理工作流程图、村集体经济合同整改工作台账),明确整改工作程序和标准,探索实行研判、协商、复核、公示、表决、执行、归档“七步工作法”,街村在执行中只能做“加法”,确保程序合规,不能做“减法”,降低维权门槛,扎实做好整改工作。鄠邑区推行“5+6”模式,制定统一面积、统一标识、统一流程、统一制度、统一人员“五个统一”建设标准,按照有健全的机构机制、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必需的办公设备、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综合的监管软件、有规范的社账街管程序“六个有”标准建设办公场所,目前11个街道193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已全部在平台系统开通账号,各村集体财务数据有序录入。未央区建立“日报告、周推进、情况通报、信访举报信息销号管理、问题线索移交反馈”五项制度及“重点问题交办、重要合同包抓”两项机制,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推进有力、运转高效。与区法院签订重点问题移交书,督促严格依法办理涉及金额近1.25亿的13个案件,强化资金资产执行力度。蓝田县成立常态化督导组,坚持每周必查、每周必看,重要阶段日研判、日通报、日排名,采取监督检查、列席会议、下发提醒函、签订上交合同无遗漏承诺书等措施,一级抓一级,把监督一贯到底,不断压实镇街党委属地监管责任,以“颗粒归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检验成效的重要标准,确保高质高效按时完成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