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后,不管是在检察院工作,还是转隶到市纪委监委工作,对她来说,惩治贪腐的岗位没有变,初心使命没有变,唯一变化的就是换了个办公地点而已。从事反腐工作15年来,看似娇弱的她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插在大案要案查办一线,让腐败分子心惊胆寒。同时,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柔肩亦能担重任。
“年龄不算大,但成绩却无人敢小觑。”近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纪委监委交办的系列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到了张旋手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她办理的某秦岭违建别墅案和黑社会性质“保护伞”案被评为西安市纪委监委“十大精品案件”。
2021年4月,荣获“陕西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
2022年3月,荣获“西安市直机关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近期,她又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
“案件查办既要敢担当,还要讲技巧,更要能奉献。”2019年6月,在“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张旋承担了中央督导组交办的某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的“打伞破网”工作,在公安机关扫黑工作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她临危受命带领专案组进行严密调查取证,巧妙运用谈话技巧,率先破解了涉案人员拒不供述的难题,迅速找到案件突破口,推动了该案“扫黑+打伞”一体推进。
然而就在该案查办的关键阶段,由于张旋连续加班,丈夫又在外地出差,她年幼的儿子因高烧不退导致高热惊厥被120送往医院。在请假匆忙赶往医院的路上,家庭的困难和工作的压力像两张无形的大网,瞬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大脑也因高度紧张而出现短暂空白,浑身颤抖着赶路的过程中,竟然两次摔倒……
好在当晚儿子送治及时,通过医护人员的紧急抢救转危为安。在儿子病情稍加稳定后,她再三嘱托父母,满含泪水的在依依不舍中又返回了工作岗位……最终该案深挖出32名涉案人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移送公安机关办理线索7件,对黑恶犯罪分子及其背后“保护伞”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张旋敢于亮剑,攻坚克难,充分发挥了案件主办人“打硬仗、扛硬事、干硬活”的表率作用。2021年4月,在“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张旋负责办理中央督导组交办的反映某基层政府包庇纵容某涉恶问题线索。针对该问题线索涉及刑事案件多、涉及公职人员范围广、取证难度大等情况,她带领专案组顶着压力,迎难而上,打破常规思维,果断采用“提级办理、解回再审、集中突破、异地指定管辖”等措施,争分夺秒抢抓办案进度,在已经近3个月没回家的情况下又带领专案组20多天夜以继日的攻坚奋战,最终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1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取得了良好的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大真相往往藏在小细节里。”这是张旋常说的一句话。多年来,张旋在办案中坚信该跑的路一定要跑到,该见的人一定要见到,该问的话一定要问到,难谈的对象她来谈,对方不愿提供的书证她就在档案里一页一页的翻找。在“秦岭北麓违建别墅专项整治”中,张旋办理了中央纪委交办的田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该案涉及问题线索138条,涉案金额1亿余元,最后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将其移送司法机关,成为西安市监委成立后办理的第一起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典型案件。
去年8月,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张旋负责对全市社保系统进行深入调研,她提出20多条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和建议,督促健全和完善了相关制度机制,进一步堵塞了工作漏洞。与此同时,她还对多起省市纪委领导包抓的疑难信访案件进行全程指导办理,持续跟踪问效,助推久拖不决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在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同时,还进一步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泪水、汗水、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承载着张旋对反腐工作无限的执着和热爱。“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的纪检监察干部,能力也十分有限,但我会不遗余力地为纪检监察事业奉献我的一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面对大家的祝贺,她谦逊地说。(作者袁战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