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旦刚刚过完,我的82岁生日就来了。
为了庆贺我的生日,儿子女儿媳妇孙子,还有重孙子,一大家将近30口人从各地一前一后来到我家。大家欢聚一堂,吃着喝着说着笑着,有看书的有看电视的还有打牌的,把一个小小的单元楼弄得闹闹哄哄,像沸腾了的开水锅。
十岁的灏东,是我最小的孙子,他看到太爷爷和太奶奶的遗像摆放在客厅的桌子上,没有大人指教自己趴下就磕头。我看到父亲母亲的照片,心里瞬间酸楚,眼泪刷地涌出了眼眶。我怕孩子们看见,赶紧钻进卫生间关了门,自顾自地伤心起来……
我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正是抗日战争极其艰苦时期,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我的家庭和全国所有老百姓一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父母亲住着一间又破又矮的稻草房,晴天还能过得去,每逢雨天屋内到处接满了盆盆罐罐。父亲常年四季在外奔波,一家三口很少团聚。
盼星星盼月亮,1949年5月,终于盼来了我的家乡陕西蓝田和平解放。土改运动中,我家分得一间房屋的空庄基,父亲在政府帮助下拆掉那间稻草房,连同分得的空庄基一起盖起了两间瓦房,虽然不够高大宽敞,但至少能遮风挡雨。记忆很深,我家的稻草房是我们全村最后被拆掉的茅草房。这时,我也开始上学读书了。
受压迫受剥削、一贫如洗的一家人从此站起来了!

幸福一家人(2004年春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儿子女儿相继出生,此时一家人生活处于最低谷的时期。遭受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极度困难,和村里其他乡亲们一样,我们一家过着吃糠咽菜的生活。大孩子二十来岁找不到对象,小孩子七八岁没钱上学读书。五六个孩子早上一掰开眼睛都向我要吃要喝要上学读书,实在没法养活他们。无奈,我准备让大儿子入赘到女方家当上门女婿;再忍着心痛把最小的儿子送给亲戚抚养……本该是和睦相处的一家人就这样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饥饿、贫穷、泪水困扰着我们一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我们那个小山村从此沸腾起来。我带领一家人走出山村进入城市,在渭南做起小本生意。由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家人很快在那里站稳了脚跟,办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吃部,专卖蓝田著名小吃——葱花饼。我们遵循薄利多销和品质第一的原则,蓝田葱花饼很快在渭南市打开了局面,渭南许多大人小孩都知道位于地区汽车站的这一“蓝田小吃”。不出三年,我们由一间门面发展到五六个摊点,分布于渭南大街小巷,甚至延伸到华山脚下。全家人撸起袖子努力干,几年下来就有了成就,收获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桶金,不但还清了历年来各种贷款和外债还略有结余。随后,我们在老家蓝田峒峪村盖起了两层六间当时被称为“别墅”的小洋房,我也成为当时蓝田县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摆脱了贫穷与饥饿,从此日子好起来了!
生活好转经济宽裕,儿子们一个一个结婚生子,原先想入赘都被退婚的儿子,不再远离家乡,娶回了自由恋爱心仪的姑娘;送给亲戚的小儿子也如愿以偿回到父母身边与家人团聚。一个曾处于风雨飘摇中的穷家庭由于改革开放重新凝聚在一起了,一家人其乐融融。

幸福美满的大家庭(2018年)
为了报答党和政府对我们的恩情,我把生意的重点转移到老家小镇上,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办起了蓝田县第一家私营企业,雇员达到16人之多,成为上世纪90年代初蓝田县私营企业纳税大户。人们不再叫我老板,而称孙经理了。
不久,省城一位大作家邀请我到西安发展,我又把蓝田好多著名小吃引进到古城西安。
之后,我因在“文学创作”与“下海经商”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被推荐为西安市政协委员,从此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儿子们一个个自强自立,独当一面,走上不同的创业之路。有开超市的,有创办药店的,有经营餐饮的,还有开公司的。最让我称心的是,女儿亚玲和我一样热爱文学,在创作的道路上,我们父女并肩同行,一同进步。
在党的政策感召下,孩子们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人生四面开花,红红火火。十多年过去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全都在城里买下商品房成了新型的“城里人”,连过去不敢想象的小洋房也被我们这些乡下人拥有了……
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富裕,我们这个小家也强起来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的一家和全国人民一样跟着共产党的脚步走过了三个历程: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所以,我想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和我的一家。
2021年,我82岁生日,一大家子近30口人来为我祝寿,送来的生日礼物堆满了我的客厅、餐厅。我不缺钱,但儿子女儿孙子们,一个个还是从腰里掏出红包给我,一沓一沓的,全是百元大钞,你说,我能不高兴吗?身处这热闹温馨的场景,我忽然想起“全家福”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