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衔接资金拨付使用进度和效益
精准监督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驻在单位要坚持客观公正原则,突出重点人群、重点任务和重点区域,把‘衔接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近日,在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召开的研究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初步分配的党组会议上,省纪委监委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强调,要充分发挥“衔接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脱贫群众增收效果。
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支撑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日前,财政部提前下达2023年“衔接资金”1485亿元,并强调要聚焦产业发展,直达基层,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衔接资金”直达基层进度、助力乡村振兴产业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督促职能部门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河南省纪委监委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将“衔接资金”支出进度情况列入工作台账,坚持“一月一督办”,督促省乡村振兴局建立资金支出和项目实施推进督办机制,加强对各县资金项目进展情况的监测调度和分析研判,强化进度管理。同时,紧盯关键少数,把“衔接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列入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监督的重点内容,通过列席班子会、面对面沟通、谈心谈话、定期会商、督导调研等方式,督促综合监督单位党组(党委)切实扛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政治责任,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
聚焦“衔接资金”直达基层拨付进度,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区镇村”联动等方式,通过查看台账资料、走访项目现场、约谈提醒等,着力发现补助资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同时,通过乡村振兴在线监管平台对“衔接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对使用不及时、进度较慢的,及时进行提醒、督办。该区纪委监委还对扶贫项目收益分配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已脱贫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收到合理收益,保障基本生活资金,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浙江省建德市大坞山脚,座座大棚鳞次栉比,农户正在棚内忙碌耕种。草莓是建德市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该市纪委监委围绕“衔接资金”、涉农统筹资金等使用情况,对帮扶产业“大起底、大排查、大督查”,做到底数清、情况实、数字准。通过督查梳理发现当前扶贫产业项目建设领域存在的3大类14个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部及时落实整改。同时,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监管督促,梳理共性问题,推动出台联乡结村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促进项目资金投入精准有效、使用安全规范、效益全面发挥。
为确保资金及时为产业发展“补血”,黑龙江省鸡西市纪委监委强化纪审协作,将乡村振兴资金项目审计列为重点关注内容,精准排查资金分配、项目审批、招标投标等环节是否存在暗箱操作、权钱交易、违规违纪向“衔接资金”“伸黑手”等腐败问题。今年以来,对辖区内农业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的政策落实和乡村振兴主要产业开展纪审协作监督18次,发现并督促整改违规违法及管理不规范问题76个,及时移交问题线索。
“监督‘衔接资金’高效廉洁使用,做实‘后半篇文章’是关键。”重庆市长寿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纪检监察机关针对“衔接资金”在助力粮食生产安全、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督促区农业农村委完善耕地撂荒排查整治利用、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等制度,督促区财政局搭建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一体化系统,将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个人“一卡通”账户,减少补贴资金发放中间环节,实现“一人一卡发放资金”“一张清单管制度”“一个平台管发放”。截至目前,该区精准定向发放“衔接资金”2383万元,支付进度达92%。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纪委监委结合农业农村局两例“衔接资金”管理使用典型腐败案件,深挖问题根源,提出整改建议。针对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制度漏洞,推动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图,在建立健全项目资金公示制、专家评审制、第三方验收制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依托小微权力智慧监管平台,增加乡村振兴资金管理模块,紧盯项目招投标、监督管理、工程验收、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督,从源头防控资金风险,防止暗箱操作。截至目前,已推动涉农职能部门完善农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等4个相关制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文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