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的最后一道弯,1116平方公里的河南兰考土地上,人们永远记得长眠在焦桐树下的英雄。
1962年12月,焦裕禄调到兰考县工作,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焦裕禄同全县干部群众一起,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不幸因肝癌病逝。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精神作了4个方面阐释,即“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同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听取兰考县和河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再次要求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
时刻保持对党的赤子忠诚、对人民的深情厚爱
初秋时节,位于兰考县城东北部的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一棵经历了58年风雨沧桑的泡桐树粗壮挺拔,华盖如云。
习近平总书记曾写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词中的“焦桐”,正是这棵由焦裕禄亲手种下的泡桐树。
上世纪60年代的兰考深受“三害”之苦,焦裕禄带头查风口、探流沙、察洪水,了解泡桐可以抵挡风沙后,他便带领全县干群大规模种植泡桐。焦裕禄去世后,当地群众为了纪念他,亲切地将他亲手栽种的泡桐称为“焦桐”。
在兰考工作的475天中,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时刻保持对党的赤子忠诚、对人民的深情厚爱,把自己当成群众的儿子。
“深入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有一天,焦裕禄冒着风雪,一连走访了9个村子。当他来到梁孙庄五保户梁俊才家里时,见老大爷卧床不起,焦裕禄就坐到床头问寒问暖。这时,双目失明的老大娘摸摸索索地走进来,拉住焦裕禄的手问:“你是谁啊,你来干什么?”焦裕禄拉着大娘的手说:“娘啊,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派我来看望您老人家。”一声“娘”,把焦裕禄和群众的距离拉得更近。
焦桐树下,枝叶遮挡出一片阴凉,荫蔽着树下乘凉的人。
“焦书记领着咱,日子一天比一天强,啥时候也不能忘了。”这是兰考农民魏善民的父亲魏宪堂生前总念叨的一句话。
魏宪堂照顾了焦桐8年,自1971年起,魏善民又照顾了焦桐50年。每天清晨,魏善民都会带着扫帚、簸箕,在焦桐树下扫叶、浇水。对于魏善民和其他守护焦桐的老百姓来说,守着这棵树,就是守着焦裕禄精神。
说一尺不如干一寸
中国美术馆,至今留存着一套焦裕禄在大连起重机器厂工作时的系列木版画。其中一幅画面上,焦裕禄神情坚毅,在车间与工友一同调试设备。
这幅木版画,是1955年3月至1956年底焦裕禄在大连起重机器厂担任车间代培主任时的真实写照。
时任机械车间生产调度员的毛淑兰回忆,焦裕禄把自己当成“新兵”,一头扎进车间调查研究。工人是“三班倒”,但每一班工人都能看到焦裕禄,“焦主任身上的油污跟工人一样多。他总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一定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
凡事探求就里的务实作风,在焦裕禄身上贯穿始终。
“说一尺不如干一寸”。为了治理“三害”,到兰考工作的第二天,焦裕禄就直接到乡下实地考察。他说“风有风路,沙有沙路,水有水路,人有人路。这可能有它的规律,我们必须弄个清楚!”
每当下大雨,焦裕禄总往屋外跑,一路跟着水流去观察,用他的话讲,就是去找水的“老家”,找到规律和解决办法;为了掌握盐碱灾情,他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用舌头亲自尝碱;风沙严重的时候,他总是站在治理风沙的最前线……一年多的时间,焦裕禄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焦裕禄先后抽调了120个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开展大规模调查工作。调查队跋涉5000多里,拿到了兰考“三害”的一手资料,并创造性地制订出一套治理“三害”的方法,把全县抗灾斗争的战斗部署放在一个更科学的基础之上,成为全县人民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如今,兰考风沙、内涝、盐碱地没了踪影,昔日黄河边上百万亩的“三害”土地变成了丰收的良田。目前,兰考县已成为全国小麦、棉花、油料生产百强县,两岸的湿地每年都会有大雁、白鹭等200多种野生动物在这里栖息繁衍。
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从尉氏县第二书记到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迎难而上,毅然决然响应党的号召,到当时“最苦、最难、最穷”的兰考任职。
初到兰考,焦裕禄发现一些党员干部做事缺乏担当,一些群众在面对具体工作时当“看客”。一次,兰考大雨,面对横流的洪水,有村干部唉声叹气、无计可施,焦裕禄说:“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群众都眼巴巴看着县委,干部如果不能挺直腰杆,群众就不能充分发动起来。这叫‘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说罢,他便继续带领干部群众抢险救灾。
焦裕禄一边带领兰考人民同“三害”作斗争,一边还要面对肝病造成的身体负担。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由于繁重的工作和长期营养不良,焦裕禄的肝病越来越严重。当地干部群众看到,无论开会、作报告还是听汇报,他总是把右脚踩在椅子上,高抬右腿顶住肝部。有时实在受不了,他就采取自己的“压迫止疼法”,随手拿起一个硬东西顶在肝部。时间一长,他坐的藤椅右侧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
病痛稍有缓解,焦裕禄便亲自动手,用藤条把藤椅上的窟窿补好。但不久,藤椅又被顶破。县政府曾考虑给他换一把藤椅,但是他却说:“我在破藤椅上一样可以革命。”
焦裕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优秀党员干部中接续传承。
在距离兰考1000多公里的福建南平境内,长深高速公路蜿蜒盘旋,道路两旁山峦起伏。2017年3月18日,曾被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的廖俊波发生车祸,倒在了这条高速路上。
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到政和县委书记,再到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廖俊波带领当地干部群众一路披荆斩棘,以“我们认准的事,背石头上山也要干”的实干担当,创造了“政和质量”,抒写了“俊波速度”,他仅用了4年时间就把政和县从“省尾”变成了“十佳”,让3万多贫困人口摘帽。这位“樵夫”以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高贵品质,不遗余力地为老百姓撑起了一片天。
“他是新版焦裕禄。”廖俊波的老领导曾这么评价廖俊波。
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2021年8月6日,根据焦裕禄女儿焦守云口述回忆改编创作的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在全国上映,影片通过展现焦裕禄的工作足迹、生活点滴,回顾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影片中,焦裕禄没有因自己是县委书记就为大女儿的工作安排“走后门”,反而亲自示范街头吆喝卖咸菜,以此教育子女自力更生。其中展现出“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党的好干部形象,深深触动荧幕前的观众。
据焦守云回忆,有一次父亲回家吃饭,母亲端出一碗米饭。他问母亲米是从哪里来的,母亲说是县委考虑他身体不好,就照顾了几斤。父亲严肃地说:“这可使不得,这些大米你赶快给研究泡桐的南方大学生送去,他们吃面食吐酸水。”
焦裕禄对自己、对家人从严要求,他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威望。
1968年,维吾尔族高中生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和同学前往兰考,一下车他就直奔焦裕禄陵墓敬献花圈,再次聆听焦裕禄的事迹。从那一刻起,阿布列林便暗下决心:要以焦裕禄为榜样,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出力。
毕业后,阿布列林长期在新疆哈密市政法系统工作。1988年,阿布列林的父亲想把老宅地的房子建起来。为了给父亲盖房,他自力更生、精打细算。没有石子,就到戈壁滩上挖,没有木料,就买废弃的铁路枕木。有人提醒他,为啥要这么麻烦?只要张张口,材料和钱都会有人送。阿布列林说:“清清白白做人,吃饭才香,睡觉才踏实。”有钱就盖,没钱就停,一间平房,8年才盖好。
在焦裕禄精神的激励下,阿布列林获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被评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他时常告诫自己,要像焦裕禄那样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几十年来,许许多多优秀的共产党员传承发扬焦裕禄精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立志成为像焦裕禄一样的人民公仆……”在焦裕禄纪念园里,一群又一群青年党员面向焦裕禄的墓碑,庄严宣誓。时光荏苒,丰碑永恒,焦裕禄精神正鼓舞和感召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不渝、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