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 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1-08-17 10:45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1962年,年仅22岁的英雄战士雷锋不幸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为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从此,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的事迹和他的精神感染了一代代中国人,在中华大地上树起一座永恒的丰碑。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后强调,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在旧社会的压迫下,雷锋的亲人相继去世,不满7岁便成了孤儿,过着流浪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他分得了土地,安庆乡农会免费送他上小学,毕业后在乡人民政府当通信员……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雷锋把对党的感情转化为坚定一生的理想信念。

“党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这就是雷锋对党深沉的爱。1959年,鞍钢需要调动工人在弓长岭建设焦化厂,有青年嫌弃那边吃不好、住不好,嘲笑道“到那里去才是傻子呢”。雷锋得知后,非常生气地说,“党教导我们: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我情愿作这种‘傻子’!”随后,他主动申请到弓长岭,全力投入到焦化厂的建设中,3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8次被评为红旗手。

1960年11月8日,这是雷锋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人民的勤务员……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

16年后,“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位部队的卫生员对着党旗庄严宣誓,他就是日后被誉为“当代雷锋”的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名誉院长庄仕华。

“是党把我这个农民的儿子培养成一名医生,我时刻牢记,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回报党的培养之恩。”庄仕华与雷锋一样从小就对党、对祖国充满感恩,他秉持对党和人民的热爱,扎根边疆40多年,带领团队为13万多名肝胆病患者解除病痛。

庄仕华把救死扶伤的手术台当作传承雷锋精神的大舞台,用满腔的赤子情怀,守护着各族群众的健康幸福,架起了党同边疆各族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做人民最忠实的勤务员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雷锋用诗一般的语言和最真实的行动,诠释了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

“我要像柳树一样,插到哪里都能活,紧紧与人民连在一起,在人民中生根、长大、结果,做人民最忠实的勤务员。”当地群众称赞他,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在出差途中,雷锋主动帮列车员打扫卫生,给旅客端茶倒水,给老人拎包袱。曾经,有个背小孩的妇女把车票搞丢了,雷锋了解情况后便用自己的津贴给她买了车票。妇女很感动,询问雷锋的名字和单位,他笑着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家就住在中国!”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镜头记录的一个细节温暖人心,“当代雷锋”郭明义全程搀扶着88岁的屠呦呦同台接受表彰,在现场又当了一次雷锋。

几十年来,郭明义坚持做“爱心使者”,累计义务献工2万余小时,资助贫困学生几百名,无偿献血7万多毫升。

郭明义不仅自己热心公益,还于2009年发起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掀起了“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的热潮。如今,爱心团队总数超过1000支,志愿者总数有200多万人。“每一个困难求助,都是一份信任。”郭明义表示,我们的责任就是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无论身在何处,雷锋总是努力把最普通的工作做好。在望城县委机关当公务员时,他对基层干部群众热情以待,多次被评为机关模范、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在鞍钢当工人时,他细心钻研推土机落铲技术,尽力做到把煤铲净并不带进一点泥土。在运输连当汽车兵时,他从不放过一个小毛病,虚心请教行家里手和同事战友,硬是将全连闻名的“耗油大王”改造成了“节油车”。

传承雷锋精神,“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张玉滚,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扎根深山小学20年,把自己练成语文、数学、英语样样精通的“全能型”教师,成为点亮伏牛山深处的明灯。

过去,山区不通车,张玉滚就用扁担把学生教材和学习用品挑进大山,这一挑就是5年。2006年公路修好了,他省吃俭用买了一辆摩托车继续为学校搬运物资,这些年来,张玉滚骑坏了好几辆摩托车,轮胎更换次数他也数不清了。

“看着自己教的学生走出大山,我就觉得值。”一根扁担,一头挑着教育信念,一头挑着山乡希望,像张玉滚一样,多名教师决定来到山里任教,伏牛山中涌现出越来越多新雷锋,照亮山里孩子的未来。

靠着“钉钉子”的干劲儿锐意进取、自强不息

“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雷锋靠着“钉钉子”的干劲儿,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不断加强学习,坚持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参加焦化厂建设后,为了解决墙砌得越高运泥越困难的问题,雷锋同工友们一道设计发明了“横杆吊斗运泥法”,大大提高了吊泥、吊砖、吊瓦的效率,从而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工期。

雷锋在鞍钢一共工作了423天,为鞍钢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半个多世纪以来,鞍钢将雷锋精神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不断继承并发扬雷锋的创新精神。

2012年,鞍钢集团探索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基层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共有厂级以上职工创新工作室303个,其中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2个,省级创新工作室39个,分设创新小分队等创新团队700余个,拥有3600余名核心成员。

2020年初,鞍钢集团成功实现四代核电600MW示范快堆项目316H奥氏体不锈钢产品开发,解决了该产品从无到有的“卡脖子”难题,全力支撑我国四代核电发展。

“这里是雷锋工作过的地方,这里的员工做与时俱进的楷模。”鞍钢建立了全国唯一一座企业雷锋纪念馆,设有“努力钻研勤学苦练”等七个主题展厅,让鞍钢人继续感受并发扬雷锋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本色不能丢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事事要精打细算,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我们要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克服当前存在的暂时困难,坚决反对大吃大喝,力戒浪费。”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雷锋的本色。部队发夏装,规定每个人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套,他经常把部队发的衣服、皮鞋、毛巾、袜子,用不完的都存起来,用以支援灾区。他说:“穿破了的衣服补好了再穿,省下衣服交给国家,这样既减少国家的开支,又发扬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2021年5月31日,乔安山在家中像往常一样,擦拭雷锋塑像,“老班长,你放心吧,我活着一天,就传承你的精神一天。”

乔安山,是雷锋生前亲密的战友,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延续雷锋精神,是雷锋精神永不停息的“传火者”。目前,他已宣讲雷锋故事逾4000场次,担任160多所学校校外辅导员。

雷锋勤俭节约的品质,深深影响了乔安山一生。每到一个地方做报告,乔安山总要先递上名片。名片背后写着,我的外出八条,敬请接待单位监督:准确简单介绍,不得加码拔高;一般自行前往,不要专人接送;场面简洁隆重,不写欢迎口号;具体部门策划,不去麻烦领导;食堂自行就餐,吃饭不要超标;清茶一杯即可,烟糖水果不要;收点规定旅费,谢绝其他酬劳;普通房间住宿,敬请牢记为要。

在乔安山影响下,他的儿子、孙子、孙女都开始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目前,孙女乔婷娇回到抚顺在雷锋学院承担对外联络工作,已为8万人次讲解雷锋精神,赴26个省份作学雷锋报告1200场。

几十年来,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千万个雷锋在成长。驰援武汉、剪去长发的护士张雅男,在雪域高原书写乡村振兴故事的援藏干部黄新聪,不当老板当村官的熊尚兵……2021年2月底,中宣部命名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决战脱贫攻坚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弘扬雷锋精神、建功伟大时代的优秀代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继续用实际行动传承并弘扬雷锋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