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当中多次引用管仲名言。管仲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重点研究的历史人物。管仲的为政有诸多首创之举:他主张富民强国,一个区区小国居然能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首开春秋霸业,纵横四十年无敌手。他最早懂得宏观经济调控,故设“轻重九府”;他实施“相地而衰征”,实行土地承包经营;他“兴市劝业”,以市场作用带动就业;他“睦邻慎战”,实现和平崛起;他的重民思想被后来的儒家所宣扬;他的“明法审数”被后来的法家所传承。管仲深受孔子、司马迁、诸葛亮、李白,以及政治家房玄龄、魏征等历代先哲的推崇。梁启超评价管仲为“国史上第一流人物”。管仲的治世之策与图强之略,贯穿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传承至今。
人才观
众人拾柴火焰高。管仲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但离不开背后强大的群体支撑。正是有了一批各有所长、尽忠职守的出色人才,诸如鲍叔牙、高傒、国懿仲、隰朋、宁戚、宾胥无、东郭牙、王子成父等人在管仲周围,创造性地执行桓公、管仲的决策,齐国的霸业才最后走向了成功。
管仲向齐桓公提出:建成大厦,决不能单凭一根木材;汇成大海也决不能仅靠几条涓涓细流。君欲成就大业,必须任用五杰:举动讲规范、进退合礼节、言辞刚柔相济,我不如隰朋,请任命他为大司行,负责外交;开荒建城、垦地蓄粮、增加人口,我不如宁戚,请任命他为大司田,掌管农业生产;在广阔的原野上使战车不乱、兵士不退,擂鼓指挥着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成父,请任命他为大司马,统帅三军;能够断案合理公道,不杀无辜者,不诬无罪者,我不如宾胥无,请任命他为大司理,负责司法刑律;敢于犯颜直谏,不避死亡、不图富贵,我不如东郭牙,请任命他为大谏之臣,主管监察谏议。
可以看出,管仲推荐人才的观念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出于公心,从事业角度选才。管仲之所以向桓公推荐五杰,最重要的原因是社稷的需要。管仲认识到,国家要图强,仅仅靠桓公的支持和自己的谋划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大批人才来群策群力;光有正确的决策,没有具体的行动是很难支撑的,还需要有一大批实干家来落实解决;治理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有一个方面的人才是不够的,还需要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等方方面面的能人。基于此,管仲才向桓公推荐了五杰。事实上,五杰均与管仲个人交往不深,多与管仲素昧平生。由此可知,管仲完全摒弃了个人私利和感情因素,真正做到了大公无私、为国选贤。
二是注重人才的群体效应。管仲之所以推荐五杰,潜意识里有这样的理念: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完成宏图大业,就必须依靠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就必须有一个充满智慧的群体来作为基础。这一点不仅仅说明管仲的品德高尚,有容人之心,而且说明管仲在智慧上的过人之处。领导能重用一两个人不算本事,能重用一批人,注意发挥群体效应,才是真正的本事。
三是注重用人所长。在管仲看来,人才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王子成父是军事人才,你叫他干外交就是强人所难;东郭牙性情耿直,干监督可以,干外交就得和外国天天闹别扭。所以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使其人尽其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管仲在向桓公推荐五杰的谈话中,真诚热情地赞美了五个人的长处,对五杰充满了信任和期待。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让桓公相信自己的推荐,他竟然连用五个“我不如”来强化桓公对五杰的重视程度,一片赤诚,由此可见。
四是准确地定位自我和人才之间的关系。管仲向桓公推荐五杰的谈话结尾,很耐人寻味。管仲既客观地分析别人的优点,认为他们在具体领域内的才干超过自己,又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点,摆正了自我和人才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自己和五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是用人不疑。从五杰上任后政绩突出、表现优异、功勋卓著的事实可以看出,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管仲用人不疑,善于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制度观
管仲被拜为相国之后,辅佐齐桓公执政齐国四十年,将地处边远、弱小、贫穷的齐国发展成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强大国家,齐桓公因此成为春秋第一霸主,这完全得益于管仲对齐国所实施的一系列行政制度和优化举措。
首先实行了国野分治。本来,西周就有国都和鄙野之别,但此前的齐国未实行。这次管仲就把齐国分成“国”和“野”。其中,国都划分为二十一乡,士居十五乡,工居三乡,商居三乡。每五家为一轨,十轨为一里,四里为一连,十连为一乡。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五个乡。对于野,以三十家为一邑,十邑为一卒,十卒为一乡,三乡为一县,十县为一属。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属大夫分别治理。并划分各级官员的职权范围,要求他们兢兢业业,不许荒废政事,不然处以刑罚。每年正月向桓公汇报述职。
国家中“慈孝”“聪慧”“拳勇”出众者,由乡长推荐试用,称职的委任为吏,任用称职的又可以晋升,直至升为上卿助理。选贤任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世卿世禄制,扩大了人才来源,这一制度成为日后科举制度的雏形。与此同时,管仲推行礼法并重,即推行道德教化。
其次通过行政制度的优化来加强军事。管仲主导实行了兵民合一制度,规定士乡的居民必须服兵役。每家出一人为士卒,每轨为一伍,每里五十人为一小戎,每连二百人为卒,每乡两千人为一旅,五乡一万人为一军,十五乡共三军。齐桓公、国子、高子三人就是三军元帅,齐桓公率中军,国、高二氏率左、右军。这样就把保甲制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农闲时以狩猎来训练军队,有战事时出征。这样既提高了士兵战斗力,也不必支付养兵的费用。同时,管仲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准随意迁徙。人们之间团结居住,做到夜间作战,只要听到声音就辨别出敌我;白天作战,只要看见容貌,大家就能认识。为解决武器不足的问题,规定犯罪可以用兵器赎罪。犯重罪可以用甲和戟赎罪,犯轻罪可以用盾和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金属赎罪,铜用来铸兵器,铁用来铸农具。诉讼成功则要交一束箭。从此,齐国的兵器也渐渐充足起来。
经济观
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税收政策,这是他发展经济的第一项措施。“衰”的意思是等差,“征”是对农民的地租,不是对于奴隶主贵族的税。就是说,按土地的好坏,分成等级,对农民按等级收税。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同时,管仲还提出了“井田畴均”“无夺民时”的指导原则。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具体如何实施呢?“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岁饥弛而税。”就是说,每两年收一次税,丰年的税率是十分之三,平年十分之二,差一点的年收十分之一。荒年不收税,等到灾情缓和之时收税。
发展经济的第二项措施就是实行“官山海”的垄断经营政策。“官山海”中的“山海”,意是“山海之藏”“山海之业”“山泽之利”,主要指藏于大海中的食盐和藏于山岭中的铁矿两项重要资源。“官山海”则是实施制盐业和冶铁业的国家垄断性经营,实施食盐和铁器的国家专卖。这种“官山海”的政策及其实施,表面看来国家没有另外增加税种或提高税率,不致引起社会民众的骤然反对,实际上通过盐铁业产运销的政府垄断性控制和运营,对盐铁生产者以及消费者进行了普遍性和强制性的掠夺,很隐蔽很巧妙地获取了巨额财政收入。“官山海”政策的推行,盐铁垄断利润的获得,迅速增加了齐国国家财政,为齐桓公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财政基础。
发展经济的第三项措施是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稳定物价。国家采取“敛轻散重”的策略,购进人民所轻者,抛售人民所重者,这样既可以稳定物价,又能使政府从中获利。管仲还提倡发展经济,积财通货,设“轻重九府”,观察年景丰歉、人民的需求,来收散粮食和物品。二是垄断货币。货币是国家控制经济的重要工具。所以,国家必须掌握货币的铸造和流通。三是控制流通。为保证本国缺少而重要的商品不外流,采取“天下下我高,天下轻我重”的措施,保持重要物资的高价,也会使天下的重要物资流入本国。而对本国的剩余商品,则采取“天下高我下”“天下重我轻”的低价政策,促其对外倾销。在一般情况下,要做到“天下高则高,天下下则下”。四是藏富于民。管仲说过一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何实现“富民”的目标呢?管子认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当然,管子不仅重视农业生产,而且也十分重视工商业。这正是他比先秦的其他思想家更高明、更睿智的地方。管仲的经济政策,使齐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为齐国在日后的争霸战中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纪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