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的修身之道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4-11-18 16:24

       老子所著《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全文虽只有5000多字,却语言精练、理念幽深、境界高远。《道德经》中蕴含的修身观念虽历经千年仍散发着独特的智慧光芒,给后人以借鉴和启迪。

  以“上善若水”积德蓄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认为,万物生于道而养于德,德和道都是万物生长的重要条件。道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本原和法则,是事物良性发展所必须遵循的规律,万事万物只有遵循其道,才能够达到“和”的状态。道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自然之理,是万物生长的必然法则;德是指事物自身发展所形成的秩序,是道的具象化,是道的外在表象,是道在事物中的显现。

  老子说“上善若水”,最上等的善就像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衣养万物而不做它们的主宰,虚怀处卑,接纳万物的回归;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于众人所不愿处的地位,因而接近于道。符合道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就是最高的善,最能体现道的德行的是水,最上等的德行莫过水的德行,水的特性和作用几乎与道一致。水所体现的德,即不争、处下、柔弱。不争,就是不逞强示能,谦下不骄。处下,就能够容纳一切,而为万物之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柔弱,就能长久生存,就能以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是天下至柔之物,水也一样,最柔软的东西,却能驾驭最强硬的东西,所以老子感叹,“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老子将积德蓄德看作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当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将拥有强大的能力。认为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要学习水谦下自处的风格、宽容大度的胸怀、无私利他的精神、追求柔韧的智慧。

  以“少私寡欲”知足常足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认为,祸患再大莫过于不知满足,罪过再大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能够懂得知足的人,必然会感到心满意足,进而经常处于满足的状态。人有祸患凶咎,都因为不知道满足。正因为如此,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强调,沉醉于物欲的满足和生理的愉悦对人没有好处,所以应该远离。

  “罪莫大于可欲”,罪孽再大莫过于无限制的欲望,过多的欲望不仅不能让人真正地得到享受,反而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危害,真正的享受是有理性的节制。

  老子告诫人们要遵照“道法自然”的法则生活,“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把“见素抱朴”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把“少私寡欲”作为一种生活状态,常思贪欲之害,分清欲望当中的“可欲”与“不可欲”,减少、去除各种私心和欲望,尤其是与道、德相悖的各种欲望,不一味追求无限的身外之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足常足、知足常乐。

  以“致虚守静”修身修心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德经》修身之道的基本主张,是老子告诉世人的一种最根本的修身养性心法,是调养自我内心、使之与道合一的主要方法。老子提倡首先要“致虚极”,即主张人要力图达到一种极致“虚空”的状态,也就是说让人的内心保持在一种接近无欲望牵绊的状态,然后“守静笃”,才可使人笃守安静、清静的内心世界。

  老子对于“虚”和“静”的提倡,归根结底源自道。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无形无象的,这符合“虚”的本意。“静”是直接与老子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相联系的,即“无为”,“静”就是“无为”、顺应自然的重要表现。因此,可以说“致虚极”和“守静笃”就是道对人的行为所作出的基本要求。

  能让内心保持宁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才能产生“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智慧。“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已乱,必然会导致举止无度、进退无据,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便不受外界的喧嚣和嘈杂干扰,就会从容应对万事。每临大事而有静气,方为大家风范。

老子强调,自我修养首先要从“心”出发,在恪守“虚”和“静”上下功夫,从容应对世间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最终实现身心双修的理想状态。(杨湘峰   高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