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告诫年轻干部要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古人讲:‘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一古代箴言,旨在要求年轻干部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如此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语出北宋苏辙《上皇帝书》。苏辙一生心系天下,勤政务实,博览诸子百家,尤尊孟子思想,十分擅长史论和政论。《上皇帝书》是苏辙上书宋神宗,对王安石变法提出意见的一篇政论文章。苏辙在劝谏神宗精兵简政时提出,筹定规划、主持大局必须把握简明的总纲驾驭纷繁的事务,而把握简明的总纲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就必须做到“心不可乱”,随后提出了“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这句箴言。这句箴言的大意是说,心正才能心境平和、头脑清醒,有利之事发生就必能意识到,有害之事发生就必能觉察到,从而能够走对路、做成事。这句箴言强调了守住内心的重要性,其所包含的“正心”思想为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所重视。
中国古人历来重视心的修养。新儒家学派的徐复观认为,心的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基本的特性,中华文化的价值根源来自人心,而非外在的神或权威。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文化是主观的、唯心的。恰恰相反,心作为价值根源,正是要通过克服私欲、成见等主观性,使客观事物不受歪曲而原原本本地进入心中,从而使人明辨是非利害,从而做事无不成。这种理念使得中华文化高度强调内心世界的美好状态,在个人修养上追求一个不被主观偏见和私利贪欲所污染的澄明之心,在政治理想上追寻“内圣外王”的王道社会。这种对澄明之心的追求最早在《礼记·大学》中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学》强调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提出“正心”是儒家进行道德修养和立身治世的基本步骤之一。纵观历史,“正心”为历代所推崇,至宋明理学尤甚。从汉时董仲舒《士不遇赋》所云“虽矫情而获百利兮,复不如正心而归一善”,到晋代傅玄“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再到宋时程颐“进修之术,莫在于正心诚意”、朱熹“万世学者之准程也”,无一不彰显正心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重要性。
正心是刀刃向内的自胜之功,本质上是自我约束、自我管控,是自律自守。明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奉命剿灭山贼。出征前,他给弟子薛侃写信道:“尝寄书仕德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破心中贼之所以难,是因为外界对人的行为和思想施加的影响终究有限,要想根除恶念、清正自守,还是要靠自我约束。意诚而后心正,只有自胜的意念真诚、自我约束的信念坚定,才能正心明道,否则只是自欺欺人。老子《道德经》所谓“自胜者强”,正是因为自胜者有强大的自制力,因此能干事、能成事。
正心自守,就要克服不良情绪。《礼记·大学》在解释“正心”时指出,愤怒、恐惧、好乐、忧患几种情欲会扰乱人心,从而使人“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利欲贪念之乱心,是通过侵蚀人的良知使人妄思妄动,生出攀比、享乐等种种杂念,最终被私欲冲破底线,走向堕落。个人情绪的乱心则分为两种,一种是毫无定力、轻易受外界影响,深陷一时的情绪而乱心,最终冲动行事,悔恨一生。另一方面是公私不分,被私情裹挟而乱心,最终与人同流合污、徇私乱纪。正心自守要克服情绪的影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资治通鉴》记载,唐朝宰相裴度在中书省任职时,一次酒宴上随从慌忙报告官印丢了,在场听到消息的官吏无不大惊失色,裴度却气定神闲、泰然自若。一会儿,随从报告说官印又复归原处,裴度闭口不言。有人问裴度为何毫不惊慌,他答道:“官印并不值钱,偷盗官印的人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伪造文书。如果急忙寻找,就会打草惊蛇,让嫌犯毁印灭迹。如果不急着追查,等到犯人伪造文书之后,自会放回原处。”裴度失印不惧,不像随从一样被忧患情绪裹挟,真正做到了“心不乱”,因此能明辨是非,最终查明并捉拿了盗印者。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遇事不避、做事不拖、临危不乱。平日里,懈怠、懒惰、忧虑等情绪无时无刻不侵扰着人的内心,若让情绪占了主导,则或冲动犯错,或好逸恶劳,或无病呻吟,或无所适从。只有正心明道,才能避免情绪的干扰,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正心自守要克服利欲贪念,保持良知。古时所谓的“灭人欲”,多指消灭违背天理人伦的不合理欲望,而非消灭人的基本需求。清初思想家唐甄说:“人之情,孰无所欲!得其正而安之,不得其正而弃之,是为君子。”正心明道,不在于无欲,而在于慎欲。节制自己的欲望,支持合理的欲求,抛弃不当的贪念,心才能正。历朝历代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反腐斗争,但贪腐现象屡禁不止,国蠹层见叠出,就是因为总有人抵不住诱惑,被不正当的欲望一步步蚕食良知、夺舍身心,最终以权谋私,犯下累累罪行。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劝谏唐太宗“十思”的第一条就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可见慎欲对正心明道、为政治国都极其重要。控制好自己的欲望,知道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此所谓慎欲知足。慎欲知足,才能够把自己的心稳稳地摆在正确的位置上,不让多余的欲望扰乱内心、侵蚀良知、破坏防线。
正心自守是坚守底线、不徇私情,而非无情无义。汉代苏章为官清正、公私分明。他在任冀州刺史办案期间,发现自己的旧友在担任清河太守时犯了法,于是他设宴款待旧友,二人共叙平生之好,不谈犯法之事。旧友十分高兴,认为苏章在打包票给自己当保护伞,说道:“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苏章一听,立刻严肃地说:“今晚我苏章是因为朋友之情和你喝酒,明天我冀州刺史则是秉公执法、公事公办”。次日,苏章果然不徇私情,将旧友按律治罪。从此,众人皆知苏章是个公私分明的好官,对他恭敬有加。由此可见,正心自守不是无情无义、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讲人情但不徇私情、重感情但更重原则。多少贪腐因私情而起,多少底线因私情而松。必须划清友情、亲情等私情的界限,守住亲情关、交往关,使人情暖心而不乱心,才能正心明道、拒腐防变。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正心自守之所以难,只因侵蚀良知的念头常常是微小的、难以被发现的。一言一行皆能显现人的思想,小事小节皆能体现人的品质。《尚书》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底线的松动、原则的动摇,往往始于一件小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拒腐防变的防线一旦出现裂痕便会很快被摧毁,正如登山一旦失足便会不断坠落。因此,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必须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权力再小,不可谋私;蝇贪蚁腐,其害如虎。再小的利欲只要防不住就会乱心,就会一点点侵蚀干部的理想信念。再小的贪腐只要发生,就会污染党政形象、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获得感。因此,正心自守要格外注意慎微,莫让小利破了底线,莫让小恶毁了前程。
“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提醒人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心正则情欲不侵,内心清净澄明,也就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清楚地看到事物的利弊,在有利之事发生时及时发现、支持其发生发展,有害之事发生时保持定力、沉着应对。《朱子语类》云:“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只有正心明道,克服私欲私情、守住底线防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走对路、做成事。(洪正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