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己达人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3-03-27 17:13

       在《论语·雍也》中,子贡问孔子:假若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可以算是仁人了吧?孔子回答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恐怕都难以做到。接着,孔子给出了一个关于仁的标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在孔子看来,所谓仁,就是自己想要立身,也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通达,也要帮助别人一起通达。凡事能以自己作比想到他人,可以说就是施行仁的方法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论语·卫灵公》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共同构成了儒家处世之道的重要原则,即以忠恕之心对待他人,达到推己及人、和谐共生的境界。

  《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向学生曾参传道,告诉他:“吾道一以贯之。”曾参领受,而其他门人却不明所以,向他求教,曾参感叹:“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用“忠恕”二字对孔子“一以贯之”之道作了精辟概括。宋代大儒朱熹在为《论语》作注时写下:“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是尽己之心,是从自我出发,对他人尽心尽力,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推己及人,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与恕一体两面,一个是对自己的约束,一个是对他人的责任,而共同的精神,是在立身处世与人际交往中对自我中心的超越,做到将心比心,以仁待人。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时候,也想到别人的愿望与利益;扩而广之,想到天下人的愿望与利益,仁道就是这样开始施行的。

  朱熹曾言,孔子思想博大精深,不易理解和把握,忠恕之道则易懂易行,所以曾子希望人们能从易懂易行的地方入手,通过忠恕之道领会孔子思想,去追求和理解,以至达到更高的境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就有那样一群知识分子,他们秉持“人能弘道”的信念,“泛爱众而亲仁”的情怀,坚持“善推其所为”,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难;他们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管出身不同、性情不同、成就不同,然而都践行着仁者的理念,一己暖则思天下之寒,一己足则思百姓之饥,体察万物,悲悯苍生。

  乾元二年岁暮,杜甫因避安史之乱入蜀到成都,次年春,在亲友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有了一个栖身之处。八月的一个夜里,一场秋风吹破茅屋,接着大雨又至,“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一家的窘困可以概见。

  漫天风雨中,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的一生,为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多方奔走。在连年的奔波和逃亡之中,他看到了太多的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的政治理想从感同身受的苦难出发,却又远远超越了个人。雨脚如麻的凄冷寒夜之中,置自己床头屋漏的劣境于不顾,推己及人、大爱天下,这样的胸襟情怀,怎能不让人感动、景仰。

  立己达人的理念,不仅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个人修为的守则,也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国家、民族、文化间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人类与自然的普遍和谐之道。当今世界,面对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差异可能引发的冲突,究其避免和解决之道,都可在这一理念中寻找答案。其中蕴含的关乎理解、尊重、平等、包容、博爱、责任等品质,在今天依然令人信服。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无论力量弱小还是发展强大,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遭遇逆流,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进步的一边,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为推动人类和平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与正能量。翻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有两个词让人印象尤为深刻。一是“人民”,从“以人民为中心”到“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始终,分量最重。二是“人类”,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到“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胸怀天下”的眼光观照世界,展现格局。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胸怀天下,两个“坚持”的背后,都是人的发展。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从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从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到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二十大的多项战略部署,都是惠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多赢之举。由中国及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思考的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团结合作与共同发展,依然闪耀着立己达人的古老智慧光芒。(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