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在全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一时刻,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加入了周至县纪委监委这一大家庭,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作为一名初来乍到的新人,这个大家庭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庄严。楼道里随处可见大家手中拿着文件、资料悄无声息急步快走的样子,在这一刻我切实感受到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严谨的工作作风。
简短的欢迎仪式后,我被分到了县纪委宣传部。在学校我学的是中文专业,在学生会也做过一些宣传工作,因此我深知宣传工作的重要。
由于自己初来乍到,对纪言纪语、党规党纪知之甚少,导致起草宣传稿件不到位、用语不规范、不准确。但正在我焦头烂额、内心迷茫的时候,我的领导不断鼓励我,告诉我适应工作总是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的,只要用心学习,一定会慢慢适应,肯定会把稿件写好、写规范。同事们也悉心地帮我讲解、指导我,传授她的工作经验,助力我成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领导的关心鼓励、同事的帮助和指导,让我鼓足了勇气。为了更好适应新“角色”,我找到一些相关的书籍、报纸、杂志,比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等,每天坚持学习,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理念指导我,用心做笔记,摘抄一些在以后工作中可以借鉴的观点和语句。另外,我也关注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秦风网和西安纪检监察官方网站等,坚持每天浏览、学习并记录。在新的岗位上,我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学生,要从零开始,从学习做起,开拓思路,练好宣传本领,提高业务能力。
“打水靠井绳,学习靠实践”。在三个多月的日子里,我跟随着领导和同事进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宣讲辅导20余场次,从一场场精彩的宣讲活动中我更加感受到廉政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我参与编写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录》,在编书的过程中,大家废寝忘食,大量阅读学习中省市以及其他地市的《案例警示录》,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在用词用语上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在不确定的案件中,我和同事“翻箱倒柜”一起查阅案卷,仔细阅读谈话笔录、审理报告和处分决定,把每个典型案例的案情了解清楚,致使自己“身临其境”,感受被处分的党员干部忏悔的心理活动,以此来撰写案例分析,并对每段文字进行逐字逐句推敲,确保文章语句通顺、逻辑严密。在编书的整个过程中,领导和同事们不厌其烦地帮助我修改,小到词汇、标点符号的使用,大到一整段一整段的修改。正因为这样,才使我在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中更快的成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纪检监察干部责任重大,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做遵纪守法的表率,自觉维护和执行党的各项纪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守住纪律和规矩的底线,才能成为“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纪检铁人”。下一步我将会以“越是艰险越往前”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纪检监察工作中,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铁人”。
致敬,纪检监察人!加油,“新”纪检监察人! (周至县纪委监委 赵贻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