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平和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5-03-21 14: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分时节,冰雪消融,草木复苏,桃红李白迎春黄,达到了气象意义上的春天。春分的到来标志着严冬已逝,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唐代诗人刘长卿在《春分》诗中有云:“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踏莎行》中写道:“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春分之日,昼夜均长,代表着阴阳的平衡。《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时值春分,民间往往强调阴阳平衡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这也启示着人们凡事要掌握平衡,不走极端,才能行稳致远。

  身心的平衡源于内心的平和,只有永远保持内心的生机,走路才平稳,办事才妥当,人生才不易摔跤。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所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干工作需要有定力,推进改革需要有魄力;但定力不是武断,魄力不是偏执。领导干部要善于修心、修行,把“平和”二字诀落到实处。沉住心才能做成一件件大事情,沉住气才是一等一的高手,要学会用平静的心做稳稳当当的事。

  具体来说,首先要有高尚的生活情趣。在我们的生活中,“追求高雅情趣,远离低俗诱惑”这一理念至关重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爱好与娱乐应该用于涵养党性、砥砺心性,培养健康的审美能力。要注重政治学习,严以修身立德,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涵养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总之,要用高尚的情趣丰富自己的人生,让心灵在高尚的追求中得到升华。

  其次,要练就承压的心态。工作顺利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不难,难的是在面对众多矛盾和问题时,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领导干部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就要经受得了委屈,积极修正处事态度,不断提高个人修为,历练出胸怀天下的大格局。干工作就是同矛盾和困难作斗争,从来不是轻飘飘就能完成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抗打压的良好精神状态,化压力为动力,才能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再次,要厚实人文底蕴。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扎实的才干、深厚的学养,可以升华成具有感召力的精神气质。领导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提升文化修养,夯实文化功底,对于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都大有裨益。领导科学与人文艺术相通。那些知识渊博、谦虚谨慎的领导干部,其人格魅力不言而喻,其楷模精神不彰自显,其平和的心态自然会得到如春雨般的滋养。

  领导干部应努力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在实干的道路上凭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迎难而上、砥砺前行。(顾伯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