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区: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 促进以案促改出实效

来源: 高陵区纪委监委           时间:2021-11-19 16:58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要敢于“拔烂树”“正歪树”,更要善于“治病树”“护森林”。今年以来,高陵区纪委监委通过身边的典型案例“活教材”,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以前车之鉴促整片森林茁壮成长。

贯通两个责任,抓牢以案促改“牛鼻子”

“只有牵住‘牛鼻子’,才能种好‘责任田’,我们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取得实效,首先得益于区委的坚强领导。”高陵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推动以案促改工作中,高陵区委带头履行主体责任,多次组织召开全区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以案促改工作中各级党委、纪委的责任,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形成整改合力,促进标本兼治。区纪委监委积极发挥督促推进作用,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绩,印发配套方案,细化工作责任,及时督促指导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地方、单位党组织开展以案促改。案发单位强化具体落实,开好专题学习会、专题警示教育会、班子“六个一”民主生活会等“三个会”,进一步夯实主体责任,推进以案促改走深走细走实。

选好典型案件,用好以案促治“活教材”

“上述通报案例涉及的人员,在座的很多人都认识,是确确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看得见的腐败,影响十分恶劣。大家必须高度重视,经常对照反思,及时反省自问。”在今年召开的“人防领域违纪违法案”“财政系统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现场一片肃静,看着昔日同在台下开会的同事,成了大会通报的主角,无数人感到唏嘘。

只有身边事,才能教育身边人。在推进以案促改过程中,高陵区深入分析案件成因和特点,重点选择重大腐败案件、窝案串案和行业性腐败案件,在案发单位、地区、行业的党员干部中开展持续深入的警示教育,先后以本地发生的涉黑涉恶、人防、扶贫等领域共5起案件开展“以案促改”,“人防领域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是高陵近年来发生最大的受贿腐败案,是“行业腐败”的典型;“财政系统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在关键岗位发生问题,是“小官大贪”的典型,两起案件均涉及贪污受贿等问题,在党员干部中引起很大反响。

丰富教育方式,拉紧以案为鉴“警戒线”

“对照发生的案件自我反思,自己在教育管理监督干部方面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以案促改讨论会上,区财政局一名班子成员认真发言。

为实现“查处一人,教育一批,警醒一片,规范一方”的实效,高陵区不断灵活以案促改方式,通过深入开展案例剖析、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自查自纠、列出“问题清单”、撰写体会文章、签订承诺书等多项举措,为党员干部敲响警钟。区纪委监委把严格责任、强化督导作为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的保障,派驻纪检监察组通过廉政谈话、监督检查、跟进督促等多种形式强化监督。在推动问题整改方面,充分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书这一监督利器,今年以来,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38份,不断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督促案发单位既“医受病之处”,又“塞起弊之源”。

规范权力运行,扎牢以案促建“铁笼子”

以案促改中,“改”是关键,“治”才是根本。高陵区纪委监委坚持把个案整改与堵漏建制、净化政治生态结合起来,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在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查找制度漏洞,扎紧制度笼子,聚焦“人防领域违纪违法案”“财政系统违纪违法案”暴露出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全区各单位举一反三,对管辖范围内所有制度进行全面审查评估,及时查找制度漏洞,对存在制度空白的抓紧研究补充,对存在制度缺陷的及时完善修订。区人防办修订完善制度10项,其中印章管理制度1项,工作纪律、人员管理、考勤等内部管理制度9项。区财政局修订完善制度20项,其中财政审批制度2个,内部管理制度11个,资金管理办法7个,达到“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