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来到家门口,看病就医不用愁。医药费用减半收,百姓安康乐无忧。”近日,前来就医的群众王某即兴做了一首“打油诗”,对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赞不绝口。集中整治开局以来,灞桥区纪委监委不等不靠、谋实谋细、先行先动,紧盯医疗资源不平衡这一关键节点,精准发力,闭环监督,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切身感受到集中整治成效。
拧紧责任链,监督护民生。区纪委监委深化运用“群众点题、纪委督题、部门答题、社会评价”工作机制,梳理起底“12345”市民热线医疗领域典型问题工单741件,紧盯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开展“室组”联动监督12轮次,下发工作提示单3份,现场反馈督促整改问题9个,医疗投诉同比下降69%,群众就医满意度持续提升。
资源进一线,服务到门口。区纪委监委坚持以强监督粗监管,推动区卫健局对症下药,构建“三甲医院+社区中心”的医联体新格局,选派常见病、慢性病门诊专家下基层坐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开展“名中医走基层”活动,建成8家名医工作站,使群众用社区医院的花费,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诊疗;增设“延时门诊”,满足上班、上学等群体就诊需求,节假日累计接诊3.7万余人次。
小病就近看,住院有保障。针对白鹿原和灞桥街道北部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场地狭小、无住院部的情况,区纪委监委靠前监督、跟进督促,实地调研摸情况,专题召开座谈会,推动全面压缩整合办公用房,新增设立病床60张,加快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上医院”的就医新格局。
减负见实效,服务惠民生。聚焦便民惠民措施,督促区卫健局主动协调上级部门,依托区域检验中心,提升检验能力水平,推动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截至目前,区属区管医疗机构实现互认5183次,为群众累计节省费用10.6万元;出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制度》等规定,优化区属各医疗机构考核机制,门诊人均医疗费用下降20.92%,人均药品费用下降42.88%,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