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聘请57名优化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 打造“阳光营商环境”

来源: 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           时间:2023-02-10 15:02

“作为一名特约监督员,既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使命。我将始终牢记这份职责,利用好在企业了解实情的独特优势,及时收集和反映企情民意,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陕西海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娜作为特约监督员代表,受聘大会结束后激动地说。

近日,高新区党工委组织召开“三个年”活动动员大会,会上纪检监察工委书记宣读了《中共西安高新区工委关于聘任优化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的决定》,并为10名优化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代表颁发了聘书。

“请大家全方位监督我们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大胆反映问题、提供线索。”聘任当天,西安高新区主要负责人对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提出了殷切希望。

据了解,为充分调动社会监督力量,打造“阳光营商环境”,高新区主动吹响“清廉企业”建设“集结号”,积极探索接受社会监督模式,高新区按照程序从工商联合会、企业负责人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中,选聘57名“优化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实施“一手册、一聘书、一证件、一办法、一本子、五职责”的管理制度,通过搭建履职平台、强化沟通培训、完善服务保障3种方式,为监督员的履职尽责搭台铺路,推动营商环境质效再优化、再提升。

为规范特约监督员聘请、履职等相关工作,纪检监察工委制定并汇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优化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工作举措,专门为特约监督员制作了一本便于携带的“字典”--《西安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工作手册》“口袋书”,方便特约监督员学习、查阅。

同时按照“四递进”工作方式,“每月有固定性工作、每季度有常态化行动、每半年有持续性跟进、每年有集中性活动”工作思路,制定特约监督工作计划,并通过召开汇报会、座谈会等形式,建立双向交流沟通机制,让特约监督员实现“聘进来”到“动起来”的转变。不定期邀请特约监督员参与“窗口体验官”、专项监督检查、接访下访等工作,营造“自我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工作格局,有效提升特约监督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特约监督员就像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外科医生’和‘啄木鸟’,他们通过访企情、察实情、进诤言、谋高招、出良策,助推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工作质效提升。”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负责人表示,对于特约监督员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纪检监察工委将建立工作台账,由专人负责,限期办理反馈,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特约监督员的“金点子”变成“金果子”,真正让营商环境成为高新区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