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聚焦六类问题 破解营商环境堵点难点

来源: 高新区纪工委           时间:2019-09-04 10:44

  为提升营商环境,高新区聚焦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降低成本等方面,制定《提升营商环境公众满意度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9“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针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薄弱环节、难点堵点,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堵点难点清单》2060条,把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摆在全年工作的突出位置。 

  针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扎实的问题。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与“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主题教育相结合,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与“放管服”改革、行政效能革命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相结合,统筹协调推进,牢固树立和发扬“店小二”精神,优化服务理念,夯实工作作风,强化为民意识。 

  针对职责担当不够明确的问题。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各方主动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行清单管理,明确责任单位,确保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强化监督检查,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加大赋分权重,树立工作导向。 

  针对部门沟通不够畅通的问题。在行政审批局开展“轮值副局长”活动,排出时间表,邀请19个部门前往轮值,进一步推动高新区行政审批、公共事务、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审管联动。理顺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凝心聚力、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机制保障。 

  针对配套服务不够完善的问题。于民生银行紫薇田园都市网点、农业银行丈八一路网点实现高新区首批15分钟便民服务圈试点建设。通过15分钟便民服务区,加快推进政务下沉,推广“一网通办”向基层延伸,满足周边企业群众“家门口办事”需求。 

  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要求各部门开展涉企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自查自纠,加强内部管理监督,定期开展营商环境自查活动,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建立外部监督沟通机制,通过12345市民热线等社会监督力量介入,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力,确保支持企业发展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针对隐藏廉政风险的问题。要求各部门常态化开展岗位廉政教育、风险防范教育的同时,对可能发生廉政风险的情况进行分析,建立廉政分析机制,完善防控廉政风险的工作机制。通过监督检查、民主评议、明察暗访等手段,扩大权力运行的公开化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