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航天基地纪检监察工委召开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聚焦乡村振兴、教育、住房、营商环境、渣土等领域,找准民生问题小切口,明确牵头部门、参与部门、监督单位,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深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坚守为民宗旨,压实工作责任。结合航天基地实际,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专项资金使用,教育领域违规培训,住房领域不动产办证难,营商环境领域多头审批、重复审批、变相审批,渣土领域行业监管部门内外勾结、以权谋私、干股分红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采取牵头部门抓总,参与部门配合,监督单位监督的举措,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坚持“开门”整治,拓宽线索来源。纪检监察机关在官方网站及公众号开设“作风建设专栏”,公布各牵头部门受理群众监督举报方式。各牵头部门利用门户网站,公开专项整治的主要内容,开通举报窗口。向群众公示(发布)整治项目、通告工作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12345”市民热线服务平台大数据的应用,针对各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不断增强监督的精准性、有效性。
坚持“室委部”联动,提高群众满意度。坚持纪检监察工委统筹协调,各纪委发挥“探头作用”、相关行业部门发挥专业监管作用,不断完善“纪检监察工委+各纪委+行业部门”的监督体系,形成分工明确、沟通顺畅、高效务实的联动监督机制。每月梳理“12345”市民热线数据,对群众长期不满意且反复反映的“牛皮癣”工单,多部门推诿扯皮的 “肠梗阻”工单,久拖不办、办而不结的“龟速度”工单,假办理、假答复、答非所问的“假面具”工单,建立完善“三色预警”机制,动态衡量行业部门治理效果。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