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民护山” 筑牢绿色根基

来源: 陕西日报           时间:2024-01-26 10:33

1月10日,在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煤场村的一家民宿门前,连子将《森林防火野外火源管理“十不准、六不烧”》《秦岭生态卫士倡议书》等10余种秦岭生态保护宣传册整理、摆放在展示架上。

一月十日,连子(右)正向游客推介秦岭生态保护宣传册。

“自从有了新身份,我不但自学了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知识,还主动向住店的客人宣传。”连子说。连子说的“新身份”是民间林长。

连子是土生土长的西安“城里人”,喜爱秦岭是从小就有的情愫。2021年,她被煤场村的景色吸引,决定在这里创业,建设了南焉·花里民宿。

欧式的建筑、田园风格的装饰,以及在民宿拍照、嬉戏的游客,给依偎在秦岭脚下的煤场村增添了美丽的景致。

“成为民间林长让我有机会用行动爱护秦岭。平日里,我没事儿就带着民宿的工作人员一起到山上巡查、捡垃圾,一旦发现异常就会及时向上一级林长陈卫军上报。”连子说,“现在,我一边带着村里人致富,一边保护秦岭环境。我准备继续扩大民宿规模,吸引更多游客,一起来感受秦岭、保护秦岭。”

陈卫军是煤场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三级林长。采访当日,陈卫军像往常一样,吃了午饭就到村里游客多的地方巡查。“近几年,村里很多地方都成了网红打卡地。游客多了,防火等工作就要格外注意。连子遇到‘五乱’会第一时间跟我说,以便我及时处理,或向上一级林长汇报。”陈卫军说。

“目前,鄠邑区聘任341名农家乐(民宿)负责人为公益性民间林长。民间林长是林长制的补充,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联动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通了森林保护的‘最后一公里’。”鄠邑区林业局副局长王望生说。

民间林长是鄠邑区为推动当地群众守土有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秦岭的举措之一。鄠邑区还成立“秦鄠卫”秦岭保护公益志愿化品牌,组建“秦鄠卫”公益志愿联盟,逐步形成秦岭保护网格化、网络化和志愿化格局,让秦岭保护真正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愿望和自觉行动,开启了全民护山模式。

据了解,2023年,鄠邑区共招募秦岭保护公益志愿联盟队伍23支,开展秦岭保护公益活动126次,共捡拾垃圾1280余袋,发放防火宣传单7000余份。

同时,鄠邑区探索数字赋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让绿水青山每一公里都被“智慧眼”守护。

1月9日,记者在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的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看到,大屏幕上视频监控系统和“五乱”自动识别监测系统快速切换,实时显示辖区内各个角落的动态。

作为全省首家区县级秦岭保护智慧化管控中心,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识别等数字化手段,集合秦岭区域各类数据,实现秦岭保护区自动化、智能化动态监管。

“通过获取卫星高清画面,我们可将不同时期的影像进行固化比对,查看同一点位不同时期的影像图。这样可以直观看到秦岭生态的修复情况。‘天上看、网上查、地上管’,一个点的变化都不放过。”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负责人王希琴说。

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建立12345网络化管理系统,即一张图电子管控,静态、动态两态结合,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举,遥感监测、固化比对、实时监控、动态巡查四大功能联动,实现乱砍滥伐、乱搭乱建、乱排乱放、乱采乱挖、乱捕乱猎等“五乱”现象零发生。

“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是鄠邑区‘1551N’布局的一部分。鄠邑区按照区、街道、村三级保护站分级管理体制,在秦岭保护区设立1个总站、5个分站、51个子站,依托200余名网格员、护林员、志愿者、救援队员、街道(村)干部等组成N个流动站,实现秦岭保护区域网格管理全覆盖。”王希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