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真理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2-02-28 11:24

  冯定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写的《平凡的真理》一书,自1955年出版发行以来,先后共印过11次,行销50万册,是一部流传甚广、进步青年十分喜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读物。

  《平凡的真理》是怎么成为哲学畅销书的?我们不妨从冯定的生平讲起。

  冯定1902年出生于一个工匠之家,他的父亲冯慎余既做厨子又做漆匠,冯定年幼时,邻居家的孩子和学童们都叫他“漆匠阿慎的儿子”。靠着族人的帮助,冯定好不容易先后在慈城冯氏家族开办的小学(政婉小学)、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接受教育。冯定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从而成为有文化的人,他刻苦学习,在这期间打下了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

  1925年秋末冬初,冯定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文学编辑。这里又给冯定打开了一扇新大门。借助商务印书馆的良好环境,冯定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积极撰写各种文章,而且还自学英语和俄语,翻译一些小品。在这段时间里,冯定不仅勤于练笔,更把眼光投向书中更广阔的天地。冯定受到进步书籍的影响,在博览群书带给自己的思考之下,很快就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冯定是一个热情的共产主义者,他曾说:“与其从旁协助,不如自身投入!”入党后,冯定马上投入了火热的革命运动,并表现出杰出的才能。他在上海参加过两次罢工,不久任党小组长,1926年起任党支部书记。上海工人第一次罢工期间,冯定参加了党的江浙区第一次代表会议,并就讨论的问题发了言。

  《平凡的真理》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的秋天,任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的冯定,在辽宁大连养病。冯定想到当时的社会,“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平均文化水平还很低的国家,人民学习哲学不但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几千年来各种旧的习惯传统和各种愚昧、落后的精神枷锁的束缚。要想普及和提高全民的哲学修养,使人人都在思想上真正获得解放,这是一个比建设物质文明更为艰巨的任务。”因此,冯定决心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来介绍哲学理论。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说过的话,也是冯定写《平凡的真理》一书的初衷——为人民掌握精神武器作贡献:真正使辩证唯物主义为全体人民所掌握、成为人人都能自觉遵守和运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民众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理论基础。

  “哲学不是在人迹罕至的高空盘旋的秃鹫,它以实践为源泉与归宿,应该关怀人类现实生活;真理并非虚无飘渺的神秘物,它是与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事情及平凡的群众密切关联的。”

  《平凡的真理》全书共包括四篇,具体分为十八个部分,涉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认识论、辩证法、伦理学和真理论等,有一百三十五个命题。全书从不掉书袋,完全运用自己质朴、活泼和近于大众化的语言娓娓道来,绝无一般哲学书籍所给人的艰涩玄奥之感,令人在一种亲切交谈般的阅读中,正确认识世界,深刻领悟人生哲理。例如,书中写道:“革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为的正是解决大家衣食教养等等平凡的生活问题。”这些语言从大众的角度出发,用民众听得懂的话,去解释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青年们爱读《平凡的真理》,并从中汲取养分。一位医学生非常热爱文学,但一度觉得哲学很虚幻,读了《平凡的真理》后,他便觉得哲学也是可以捕捉到的,就像人体解剖学那样真实明了。

  冯定曾经说过:“真理是平凡的,真理是跟平凡的事物和平凡的群众分不开的。”在他看来,语言是说出来的思想,文字是写出来的思想,而思想只是尚未说出来或者尚未写出来的语文罢了。哲学工作者就应该把思想的火花、科学的结晶通过语言传播给人们,给人们以精神的力量。人们如果掌握了这种精神力量,便可以发挥有效的主观能动作用,去顺应自然,改造社会,为人类自己创造幸福生活。《平凡的真理》做到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的年代,它如同火种,点亮了千千万万人们的心灯。(曹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