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重新开放​ 从16箱中央文件感悟党史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1-06-18 09:51

“各位老板,想买点什么?”

“买烟,三炮台的。”

“三炮台的烟有,但是不单卖,要搭售红锡包三盒,黄锡包五盒。”

“那行,我买四盒三炮台,红锡包和黄锡包就另搭一盒好了。”

“同志们,终于等到你们了!”

6月10日,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673弄10号的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完成修缮,重新对外开放。当天下午,上海市静安区纪委监委干部走进旧址,和讲解员完成“接头任务”后,开始了一场关于中央文件历史的探索。

1926年,中共中央秘书处在上海正式成立。作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前身,中共中央秘书处曾经是为党中央服务最直接,联系各方最广泛,保障中央工作最关键,在各机构运转中最核心的综合办事机构,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1927年大革命失败转移至上海后,此处承担了党中央重要文件资料的收发、保管及中央机要等大量工作,周恩来、项英等人经常来此阅办文件、参加中央政治局秘密会议。

保管重要文件,是中共中央秘书处的重要工作之一。据讲解员介绍,中共中央秘书处设立的中央文库,保存了中央珍贵档案文献2万余份,堪称中共早期历史的“一号机密”。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件,不少同志隐姓埋名,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陈为人为了保护中央文库,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死守苦守,孩子饿得大哭,他也不去找工作,生怕暴露了党的机密,最终英年早逝;郑文道在运送文件的途中,被敌人包围,跳楼牺牲……

“我们接受了重任,就必须克服一切困难。”1942年,年仅二十三岁的陈来生接任中央文库保管员。他发动全家,用小鱼钻网眼的办法,将一份份文件接收保存,还开设了一家向荣面坊,以进面为名义储存文件。陈来生在卧室里摆上稻草和柴火,打算着万一敌人发现了这里,就一把火和这些资料共存亡。

1949年9月4日,一辆装满包裹的车子停在了上海市委组织部的门口。那是陈来生经过数月清点,打包的16箱、104包文件,市委组织部清点了全部文件,并开具接收证明信,证明所有文件资料“未受到霉烂、虫蛀、鼠咬等半点损伤”。

“这些历尽艰险保存下来的文件,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党的历史,了解革命先辈曾经做过什么,付出过什么。党的事业高于一切,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我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精神,忠于职守、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参观完旧址的静安区纪委监委干部仇江涛表示。

5月以来,静安区纪委监委组织机关干部实地探访中共二大会址、党的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等多个红色场馆。此外,静安区纪委监委组建了一支由90后青年干部组成的“清风侠”队伍,围绕党史中的党风廉政建设,以生动多样的形式深入基层宣讲,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