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校史资源 传承红色精神

来源: 西安新闻网           时间:2021-09-24 09:5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高校作为重要思想文化阵地,不仅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把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全过程教学,还要注重收集整理本校校史资源,挖掘本校师生传承红色精神的鲜活事例,寻找红色精神与本校发展史的结合点,凝聚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

发掘校史的精神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在推进思政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挖掘本校红色资源,为深刻理解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提供了现实依据,为推动学生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提供了具体案例。我们既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又要将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向学生讲述本校师生奋斗前行的故事,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此外,挖掘校史资源,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有助于不断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师生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应当深入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在编撰校史的过程中讲好党史故事,推动校史文化推广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合发展。要实施校史文化建设工程,注重提高校史文化产品的“含金量”和“辐射效应”,在校史文化传承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校史文化的育人实效。

体悟人民至上价值理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亦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因此,高校要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校史资源,引导广大师生深刻体悟人民至上价值理念。

一方面,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校史资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可以为思政课程建设找寻突破口和着力点,丰富思政课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追赶超越的锐气,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其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的决心。另一方面,高校拥有独特的建校背景和历史传承,有着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学校各项事业而奋斗的楷模和先进事迹。我们要对高校档案或口述资源进行整理与开发,将本校师生为教育事业奋斗的历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案例进行讲授,引导师生坚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自觉,增强主人翁意识。

讲好先进模范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因此,高校必须挖掘校史资源,讲好先进模范故事、讲好英雄模范的故事,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精神传承好,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深化“文教结合”,探索模式创新。要充分发挥域内专业院校专业优势,联动各高校创写剧本、编排话剧、指导演练,讲好先进模范故事,在把准政治导向、思想内涵的基础上,着力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准。其次,要强化价值引领,打造“校史课堂”和“实景课堂”。高校要将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用好体验教育、自我教育、群体教育,潜移默化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增强对校史校训文化精神的了解,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找到情感共鸣。第三,陕西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党中央在延安战斗了13年,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高校要把延安精神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用民族文化、革命传统和现代精神教育学生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第四,要深入挖掘校史中蕴含的红色精神,集中体现高校办学治校的能力水平和文化底蕴,引导广大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第五,高校应挖掘校史资源,充分利用馆藏档案,对老校友、老员工进行访谈,编研校本教材,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激励学生开拓进取,引导学生弘扬建党精神、延安精神等党的伟大精神,助力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