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法思维中矛盾方法的实践运用

来源: 中国方正出版社           时间:2021-04-07 09:38

矛盾方法及其运用

矛盾方法是纪法思维方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矛盾规律运用于纪法思维实践领域的具体体现。按照唯物辩证法原理,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方法的属性,最根本体现在矛盾分析方法上。运用纪法思维中的矛盾方法,重点是要把握以下几个层面:

(一)在同一中把握差异和在差异中把握同一

监督执纪执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监督与被监督、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违纪与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乃至“四种形态”内在联系和处断及其从重、加重与从轻、减轻等关系或者矛盾,在把握和解决这些矛盾时就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比如,对于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既要看到两者同属管党治党监督手段和方式等同一性,又要看到两者具有纪和法隶属不同、内涵不同的差异性;又比如,执纪与执法之间在理念思路、方法手段、运行模式等层面都有不同的区别,表现出两者的差异性,但在性质上两者又同属于纪检监察职责范畴以及管党治党的手段和方式,体现出两者的同一性。

(二)以共性个性关系作为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根本方法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共性个性的道理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也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基础,贯穿于矛盾学说原理之中。比如,违纪、职务违法、职务犯罪、与身份有关的犯罪、违反道德操守等在性质上都属于违反制度行为,在归属上都属于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事项,这是其共性的体现。但是,从标准要求、危害程度和危害后果层面讲,其又明显不同,体现出不同的个性,其中违纪是打头的,在标准要求上明显严于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但在危害程度上轻于后两者,在危害后果上也小于后两者;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与身份有关的犯罪的关系也是如此,前者在危害程度上轻于后者、在危害后果上小于后者。

(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方法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是指对各种事物特殊性进行具体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1. 一事物所包含不同于他事物的矛盾。比如,违反政治纪律行为同违反廉洁纪律行为具有明显差异性。

2. 同类矛盾在不同事物中表现出不同的具体特点。比如,违纪问题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不同纪律规范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3. 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矛盾的特点。比如,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取得前和取得后的矛盾形式各具不同的特点。

4. 不同阶段事物矛盾两个方面的特点。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发生之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就有很大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大部署。落实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就是当前最大的大局,也是当前我们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纪检监察系统要围绕党和国家大局来谋划和推动科学精准稳慎有效监督各项工作,解决好促进、保障和服务大局的矛盾问题。

(四)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1. 两点论。两点论又称为两分法或者一分为二,就是指纪法思维主体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求统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法,不能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而陷入片面性。比如,监督执纪执法实践中,强调监督效率的同时,不能忽视监督的质量和效果;强调监督的重要性时,不能忽视党和国家治理的整体布局及其战略部署要求。又比如,对于问题线索的分析、判断、决策和处置尤其是在调查谈话或者讯问中,就要坚持两点论,既认真听取被监督者有错有罪的陈述,又耐心听取其无错无罪的辩解,不能抓了错罪一面就否定无错无罪另一面,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防止误入绝对化歧途。

2. 重点论。重点论是指在抓重点方面的同时不能忽视另一方面,防止重点论嬗变为一点论。按照辩证法原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本质、方向和前途,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生存和发展,在事物发展中起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认识到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要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定力、寸步不让,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严重阻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的腐败问题,必须严肃查处、严加惩治。要坚决查处各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加大国有企业反腐力度,加强国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查处地方债务风险中隐藏的腐败问题。要坚决查处医疗机构内外勾结欺诈骗保行为,建立和强化长效监管机制”。按照重点论原理,前者是两点论典范,后者是重点论典范。

总之,监督执纪执法实践中把握监督与被监督矛盾两个基本面的过程中,应当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搞均衡论、等量齐观,更不能主次颠倒、捡了芝麻丢了西瓜。